1 / 20
文档名称:

旬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旬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doc

上传人:sunhongz2 2019/6/10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旬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旬邑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为了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进程,确保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如期实现,结合全县“三农”工作实际,结合《旬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二、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一个战略”(乡村振兴),加快实施“两个建设”(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三大目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力做好“四项工作”(农民持续增收、人居环境改善、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五个重点”(农业产业发展、乡村生态建设、文明乡风培育、农村社会治理和民生质量改善),矢志攻坚克难,齐心追赶超越,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总体目标按照《旬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追赶超越的总要求,我县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是:2018年全面实现脱贫摘帽,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0亿元以上,2022年达到19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年均增长3%以上;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38元,2022年达到15015元,年均增长9%。现代农业更加发展,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得到较大提高,美丽乡村特色更加鲜明。四、工作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按照“稳粮、优果、促畜、兴特”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按照“稳粮优秋、增饲促牧、间套复种、增产增收”的思路,积极推广小麦、玉米高产抗旱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秸秆粉碎还田、“一喷三防”、高产创建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引导群众减少粮饲兼用玉米种植,增加整株青贮玉米、鲜食玉米面积,提升粮食生产质量效益。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总产打到15万吨以上。推进果业提质增效。以建设现代果业强县为目标,以“马栏红”品牌为龙头,以果园标准化管理、绿色有机苹果基地建设、特色果品开发为重点,积极调整苹果品种结构和栽培布局结构,重点发展矮砧密植果园,大力推广“五配套”生态技术,全年淘汰果园1万亩,间伐果园1万亩,大改形10万亩,建成矮砧密植果园5000亩,抓建示范园2万亩,果园面积稳定在50万亩,总产打到53万吨。同时,加强果品贮藏包装、精深加工、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新建改建果库5座,力争全县果品贮藏总量达到21万吨以上。发展规模高效养殖。坚持”巩固提升、扩张规模、提升效益”的原则,全面推广“四统一保”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模式,完成温氏总部及饲料厂项目建设,加快“温氏模式”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全年生猪存栏45万头、出栏80万头。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统筹推进关中驴基地、蓝海养驴基地建设,扶持琅琊洼蛋鸡、职田养羊、郑家獭兔发展,持续壮大畜牧业规模,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全年大家畜存栏4万头,羊存栏10万只。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针对市场和消费需求,大力发展小日月杂粮和特色农产品,引导马栏、清塬、底庙等镇群众调减高耗水玉米种植面积,支持改种节水抗旱的谷子、荞麦、豆类等杂粮作物,鼓励群众扩大食用菌、马铃薯、西甜瓜、烤烟、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全年特色产业种植面积9万亩、烤烟5500亩。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和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构建“红色、生态、民俗”三大板块,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做特做优现代农业、做精做美城乡环境,形成以红色经典游、民俗文化游、绿色生态游、乡村风光游为主题的文化休闲旅游产品。建成鹿野苑景区,加快千古石门山、柏岭寺水库风景区建设,启动唐家大院·秦商文化博览园核心景区和西头乡村公园建设,利用“旅游+体育”、“生态+养生”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大西安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年抓建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发展农家乐接待户、乡村客栈30户,旅游公厕30座。建设现代农业,夯实乡村经济基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扶持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