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眨眼之间》读后感.doc

格式:doc   大小:1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眨眼之间》读后感.doc

上传人:cby201601 2019/6/10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眨眼之间》读后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完《眨眼之间》   花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剪辑界普遍推荐的书,感触还是颇多。   首先,作者 沃尔特 莫奇 是一个极富经验和剪辑敏感度的剪辑大师。通过书中的介绍他似乎可以通过观看粗制的草片 就可以大概知道哪些地方有剪辑点。哪些地方的情绪需要加强。哪些地方罗嗦了。然后还顺便分析了每个镜头的后期可利用度。甚至可以在胶片时期。凭记忆找到每一个镜头剪切口的位置~!毕竟是剪过《教父》的首席剪辑师了。  不过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并没有当初在看目录时候想像的那么厉害。因为在看完之后有部分的观点并没有让我认同。下面我把我和莫奇的观点分别写下来,以便于将来备忘。   第一个问题:  为什么电影需要剪辑,难道我们不能继续像卢米埃那样摆一台摄像机让他拍就行了么?   莫奇的观点:  当莫奇想到这一层的时候。他将剪辑和医生动手术联想起来。认为剪辑就像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先开刀然后缝合伤口。然后病人又奇迹般的获得了生命。所以他认为剪辑也是一样的,他为胶片找到合适的剪切点,然后切掉。跟另外一个已经找好了的剪辑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镜头。然后,这个镜头的内在生命就像是被激活了一样。哈哈 ,很不错的比喻呢。不过这倒是解释了蒙太奇的意义。  我的观点:  事实上莫奇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并不能解释成剪辑是给影片带来生命的直接举动,因为剪坏了的电影多得是,所以剪辑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剪切的行为上,而是在如何剪切的选择和思考上。莫奇关于医生的例子可以用 协同工作原理 来解释。所谓 协同工作原理 是指。一个整体的每一个部分各司其职,只有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新的功能。比如说,老式的机械手表。里面的零件数以百计。每一个小齿轮和发条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和职责。然而我们在看手表的时候。我们只会注意到它所显示的时间而不会注意到的齿轮转多少圈。这就是协同工作原理。所以用这个概念去理解莫奇所阐述的剪辑。就应该是。我们需要让每一个镜头各司其职表达出自己的信息量。控制每一个镜头的信息量就需要通过剪辑的行动。然后将这些镜头组合在一起。这些零碎的镜头组合起来协同工作的结果便是 造就了 影片、故事和情感。  第二个问题  当我们认同了电影需要剪辑的时候,就会顺藤摸瓜的去思考为什么剪辑能被人接受的问题上?    做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有一种想要追根溯源的****惯。毕竟,当你以一辈子的时间,每天都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或者行为的时候。你就会忍不住的去想。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莫奇的观点:    莫奇先生在书的前面花了近十页来分析。为什么被剪辑的影片能够被世人接受?也就是说。他试图阐述,为什么我们能够看懂分明已经被剪断了的视频?   他在文中写到:为什么剪辑是有效的?我们知道剪辑确实是有效的,但是仔细想一想还是很令人诧异,因为电影的剪辑可以说是极端粗暴的举动,在任意一个剪切点。都发生了一次视野的完全中断和立即转换。他陷入迷糊了。为什么这种中断并不影响我们接受信息呢。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有过这样的举动。。他开始假设。当我们在现实中在接受一个信息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跳跃。然后去接受其他的信息。   答案是:是的。比如,当你跟我坐在一起聊天。我告诉你,你看看那边的花坛。你看了过去。然后你再看向我。然后你再试一次 看向花坛再转向我。你发现什么了?   对!中间,你眨眼了。   莫奇得出。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我们面对想要过滤掉的信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