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3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6/10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肁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蒁【摘要】每个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这是川端康成独特的死亡观。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和禅宗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蚆【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禅宗羄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在这些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同死亡相关联的,可见死亡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川端康成小说的灵魂就是“死亡”。有评论家在谈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现象时说到:“大多数作家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康成却有把它当作起点来写的的特色。”薁⑴﹝J﹞.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7(2).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死亡在川端康成小说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川端康成描写了众多死亡现象,使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映射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感悟。膂对其作品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简单概括为:生命是无常的,人的存在只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在死的包围下,生是死的前奏,生死相随,生死相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川端康成认为惘味而生不如顿悟而死,人死也可以拥有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川端康成在34岁时,发表了散文名篇《临终的眼》,其中着大量的笔墨放浪恣肆的探究死亡。他援引日本夕阳画家古贺春江先生生前的口头禅,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螇川端小说反映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死亡哲学”:生即死、死即生。川端康成曾经说过“死亡就在我们脚边”莆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死与生时刻相伴随着。他没有把死生对立起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芄⑶(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要真正明白生的意义,就要透彻的明白死,死生一线之隔,死是生的延续。如此看来川端康成的眼光必然是超越于生死的。蚈川端康成认为死即美。他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死亡视为最高的艺术,在其作品中死是美的一种展现,这一点在他对***的看法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川端康成自己曾说过:“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预告死亡,这是常有的事”。螈⑷【M】川端康成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川端康成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一个人无论怎样厌世,***不是开悟的办法,不管德行多高,***的人要达到圣境,也是遥远的。”蒅⑸川端康成散文选【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他又说:“人若能自己心甘情愿的进入长眠,即使可能是不幸,但肯定是平和的。”蚄⑹,1996.***成了作品中人物替自己辩解及超脱俗世的手段。这也正是川端康成性格及作品中矛盾的成因。莈川端康成的这种意识充分的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川端小说低调、沉郁、哀愁的意蕴、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源于作品中大量出现的死亡现象。在品味川端的作品时必定会被一种“嗜美”的洁癖和“物哀”的凄美格调感深深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