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毛全集年表1.《撒哈拉的故事》 1976年5月初版2.《雨季不再来》 1976年7月初版3.《稻草人手记》 1977年6月初版4.《哭泣的骆驼》 1977年8月初版5.《温柔的夜》 1979年2月初版6.《娃娃看天下(一)》1980年2月初版(译成)7.《娃娃看天下(二)1980年2月初版(译成)8.《背影》 1981年8月初版9.《梦里花落知多少》1981年8月初版10.《万水千山走遍》1982年5月初版11.《兰屿之歌》 1982年6月初版(译作)12.《送你一匹马》 1983年7月初版13.《清泉故事》 1984年3月初版14.《倾城》 1985年3月初版15.《谈心》 1985年3月初版16.《随想》 1985年3月初版17.《刹那时光》 1986年1月初版(译作)18.《三毛说书》 1987年3月初版(有声书)19.《我的宝贝》 1987年7月初版20.《流星雨》 1987年7月初版(有声书)21.《闹学记》 1988年7月初版22.《阅读大地》 1989年7月初版(有声书)23.《滚滚红尘》 1990年12月初版(电影原著剧本)24.《亲爱的三毛》 1991年5月初版《背影》作者:三毛本书由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代序)⒈………………………………永远的夏娃开场白⒉0………………………………拾荒梦⒉⒊……………………………………………黄昏的故事⒊⒊………………………………………巫人记⒋⒉……………………………………………饺子大王⒌⒌…………………………………………赤足天使━━鞋子的故事⒍⒏………………………亲不亲,故乡人⒎⒎…………………………………浪迹天涯话买卖⒐⒉…………………………………背影⒈00………………………………………………荒山之夜⒈⒈⒈…………………………………………克里斯⒈⒊⒈……………………………………………离乡回乡⒈⒌⒋…………………………………………雨禅台北⒈⒍0…………………………………………周末⒈⒎⒌………………………………………………逃学为读书(代序)两年多以前的夏天,我回国去看望久别的父母,虽然只在家里居住了短短的两个月,可是该见的亲友却也差不多见到了。在跟随父母拜访长一辈的的父执时,总有人会忍不住说出这样的话来∶“想不到那个当年最不爱念书的问题孩子,今天也一个人在外安稳下来了,怎不令人欣慰呢!”这种话多听了几遍之后,我方才惊觉,过去的我,在亲戚朋友之间,竟然留下了那么一个错误的印象,听著听著,便不由得在心里独自暗笑起来。要再离家之前,父亲与我挤在闷热的贮藏室里,将一大盒一大箱的书籍翻了出来,这都是我初出国时,特意请父亲替我小心保存的旧书,这一次选择了一些仍是心爱的,预备寄到遥远的加纳利群岛去。整理了一下午,父亲累得不堪,当时幽默的说∶“都说你最不爱读书,却不知烦死父母的就是一天一地的旧书,倒不如统统丢掉,应了人家的话才好。”说完父女两人相视而笑,好似在分享一个美好的秘密,乐得不堪。算起我看书的历史来,还得回到抗战胜利复员后的日子。那时候我们全家由重庆搬到南京,居住在鼓楼,地址叫“头条巷四号”的一幢大房子里。我们是浙江人,伯父及父亲虽然不替政府机关做事,战后虽然回乡去看望过祖父,可是,家仍然定居在南京。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的堂兄姐念中大,有的念金陵中学,连大我三岁的亲姐姐也进了学校,只有我,因为上幼稚园的年纪还不够,便跟著一个名叫兰瑛的女工人在家里玩耍。那时候,大弟弟还是一个小婴儿,在我的记忆里,他好似到了台湾才存在似的。带我的兰瑛本是个逃荒来的女人,我们家原先并不需要再多的人帮忙,可是因为她跟家里的老仆人,管大门的那位老太太是亲戚,因此收留了她,也收留了她的一个小男孩,名叫马蹄子。白天,只要姐姐一上学,兰瑛就把我领到后院去,叫马蹄子跟我玩。我本来是个爱玩的孩子,可是对这个一碰就哭的马蹄子实在不投缘,他又长了个癞痢头,我的母亲不知用什么白粉给他擦著治,看上去更是好讨厌,所以,只要兰瑛一不看好我,我就从马蹄子旁边逃开去,把什么玩具都让给他,他还哭。在我们那时候的大宅子里,除了伯父及父亲的书房之外,在二楼还有一间被哥哥姐姐称做图书馆的房间,那个地方什么都没有,就是有个大窗,对著窗坍的梧桐树,房间内,全是书。大人的书,放在上层,小孩的书,都在伸手就够得到的地板边上。我因为知道马蹄子从来不爱跟我进这间房间,所以一个人就总往那儿跑,我可以静静的躲到兰瑛或妈妈找来骂了去吃饭才出来。当时,我三岁吧!记得我生平第一本看的书,是没有字的,可是我知道它叫《三毛流浪记》,后来,又多了一本,叫《三毛从军记》,作者是张乐平。我非常喜欢这两本书,虽然它的意思可能很深,可是我也可以从浅的地方去看它,有时笑,有时叹息,小小的年纪,竟也有那份好奇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