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医药名对联.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药名对联.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19/6/1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药名对联.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药春联桃仁杏仁君子仁仁心救人,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济世。百草霜天辞旧岁,迎春花开贺新年。春晚带露锄芍药,秋高和露采芙蓉。花放杏林千枝竞秀,春来药苑百草争荣。腊梅映雪神洲乐,山药防病万家欢。檀香燎绕祭先烈,故纸香花慰英灵。花满修园开仲景,泉流丹溪汇河间。报春色神州医林千花艳,映朝辉祖国药苑万草香。红娘合欢一见喜,紫苑迎春广木香。李时珍著本草承先启后,叶天士论湿邪发古绳今。桃仁杏仁君子仁仁心救人,天仙凤仙威灵仙仙方济世中医药名对联一药名对联是劳动人民群众消遣娱乐活跃文化生活的方式。药名对联是劳动人民群众消遣娱乐活跃文化生活的方式。相传唐代诗人杜甫,老年多病,贫困潦倒,开了一间中药店,对联是: 独活灵芝草;当归首乌身。由四个药名联成,寓意深邃。还有一副长联: 白头翁持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此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去母天仙。上、下联共用药名18个,对伏非常工整,令人耳目一新。药名亦可入谜。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乐不思归,深夜仆人迎接,手提灯笼,他触景生情,吟成一首诗: 淡竹枳壳制防风,内藏红花在当中。熟地不须用半夏,生地车前伏此翁。既是药名诗,也是药名谜,道出了谜底"灯笼"的结构、用途,可谓工巧神奇。更有把药名写入戏曲者,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五本有一典写道: 裙染榴花,睡损胭脂;钮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共用了7个药名,构思厅特,含而不露,道出了张生眼中的莺莺形象,及张生对莺莺的衷情。。中医药名对联二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生地人参,附子当时”。横批是“茴香”。然后,他们悄悄离去。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中医药名对联三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讽刺意义的中药数字对联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味子;下联是: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文人墨客把数字命名的中药巧妙地写成对联,别有一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绝。下面略举两则,以飨读者。古时候,有一穷秀才,在过年的时候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这副对联的上联是:“二月兰、三白草、四叶参、五味子;下联是:六神曲、七叶莲、八厘麻、九里香。”读后令人拍手称快。为什么?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