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组织行为学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77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组织行为学总结.doc

上传人:marry201208 2019/6/14 文件大小:7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组织行为学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跨学科性、层次性、系统性、情景性、实用性2、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特点:(1)组织分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研究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2)组织行为学要充分运用人的心理行为规律,对其行为进行预测、解释、控制和引导。(3)人是组织发展的目的。(4)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5)人文技能是管理者的关键技能。(6)组织行为学没有绝对真理。4、个体行为规律:(1)人的行为模式(2)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5、常见的知觉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期望效应、相似效应、对比效应、投射效应6、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的特征:差异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7、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分类: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8、气质类型及特征类型内、外向情绪稳定性行为特点胆汁质(兴奋型)外向不稳定暴躁、好动、攻击、兴奋、善于社交、冲动、乐观、积极多血质(活泼型)外向稳定有领导能力、无忧无虑、灵活、活泼、逍遥自在、敏感、健谈、开朗、社交型的粘液质(安静型)内向稳定被动、谨慎、有思想、温和、能控制、可信赖、脾气好、安静抑郁质(抑郁型)内向不稳定寂静、不善社交、保守、悲观、严肃、刻板、焦虑、忧虑9、态度: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如事件、团体、制度以及代表具体事物的观念等)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的三种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向10、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1)工作本身:多样化、自主性、中等程度的挑战性(2)奖酬:分配制度、晋升制度能夠满足需求(3)工作环境:条件、时间、装备(4)工作群体:友好与合作(5)个性与工作的匹配11、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12、价值观的分类:(1)经济型:以谋求经济利益为人生最高价值。(2)权力型:以掌握权力和利用别人为最大价值。(3)社会型:以帮助别人和人际协调为最高价值。(4)艺术型:以感受事物的美为最大价值。(5)宗教型:以超脱的生活和满意的体验为人生最高价值。(6)理论型:以追求真理和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生最高价值。13、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通过目标导向,使人们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向行动。14、内容型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论(2)ERG理论生存需要(Existence)——关系到有机体生存的基本需求,如报酬、福利、安全条件等关系需要(Relatedness)——指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信任、尊重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成长的需要(Growth)——指个人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ERG理论与管理重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了解不同人的需要;注意需要的转化(3)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A、业经营管理者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B、赫兹伯格提出的“内在满足”和“外在满足”,即“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以及“正激励”和“反激励”的问题,值得我们研究。C、在众多因素中,“成就”和“社会的认可与赞赏”有比较大的激励作用。D、使职工工作丰富化,满足职工的高层次需求,也很有意义。E、承认、照顾工人的个体差异,也能满足人们的内在需要(4)成就需要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交往需要希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更有成绩希望影响别人渴望友谊喜欢能独立负责、以获得信息反馈和适度冒险的工作环境喜欢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环境对应着创业精神对应着领导成就需要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A、动和激发企业家的才能;B、设置难度适中的目标;C、安排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D、确立追求卓越和完善的标准;E、对做出成就的人给予及时肯定和奖励。内容性激励理论中的四种理论对比15、过程性激励理论:(1)目标设置理论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的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目标设置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目标管理(MBO)来实现的,其要点是:A、管理者一定要善于给员工设定目标。B、给员工定目标一定要有具体数字指标,并落实到具体的人。C、给员工及时的工作绩效考核和反馈。D、建立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关系。(2)期望理论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为有助于达到某种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充分激励起来,产生内在的激发力量,从而产生真正的行为。这种激发力量的大小等于该目标对人的效价与人对能达到该目标的主要的主观估计(期望值)的乘积。M=∑V·E期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