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部分
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抗原决定族(antigenic determinant,AD): 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由单个B细胞克隆或其杂交瘤细胞克隆产生的,只针对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膜攻击复合体(MAC):是补体系统激活后形成的C5b6789大分子复合体,能使细胞膜发生严重损伤,导致细胞裂解。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lg):是表达在B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成熟B细胞一般表达有单体IgM和IgD分子,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可特异识别抗原。Smlg也是鉴别B细胞的主要标志。
效应:即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其机制为靶细胞膜抗原与特异性IgG类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IgG抗体的Fc段与效应细胞(如NK细胞、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使效应细胞活化,产生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11 T细胞阳性选择(T cell positive selection):在胸腺皮质中,CD4CD8+双阳性T细胞,其TCR能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MHCⅠ/Ⅱ类分子-抗原肽结合,且具适当亲和力的DP细胞分化为单阳性(SP)T细胞,其中与Ⅰ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分化为CD8+T细胞(SP);与Ⅱ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分化为CD4+T细胞(SP);而不能与MHC-抗原肽结合或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则发生凋亡遭克隆清除。此过程也称为胸腺的阳性选择。
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B细胞阳性选择(B cell positive selection):先在骨髓中,未成熟B细胞上mIgM,如果能识别骨髓中自身抗原,则被诱发凋亡。由此诱导了B细胞对自身的耐受。
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抗体(Antibody) : 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Fc片段(fragment cry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该片段具有单价抗体活性,能与一个相应的抗原决定族特异性结合。
4.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独特型(idiotype):指同一个体不同B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可变区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由此而区分的型别称为独特型。独特型抗原决定簇主要是由于超变区的氨基酸的差异决定的。
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HVR):在Ig分子VL和VH内,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