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ppt

格式:ppt   大小:893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ppt

上传人:sunhongz3 2019/6/15 文件大小:8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社会问题产生的背景本章考核要点:1、社会问题存在的绝对性2、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控制特征3、社会行为失范4、现代化、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目录1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2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迁3转型期社会问题的突现本章目录结构4如何面对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一、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时期是社会现代化总过程中的过渡阶段。广义的社会转型期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的内涵:指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社会在主导方面开始向现代化转化,但转化不平衡,不系统,充满着差距和矛盾。各种新与旧的混合式转型社会的突出性质,特征为:(1)异质性。各种差异的行为、观念、规范、制度同时并存,新身份与旧角色并存。(2)形式化。大量规则、法令、条文失去实际控制功能,原则界限不清并可能相互矛盾,组织运行的效率降低。①①袁方主编《社会学百科辞典》,第691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由阶级和其他社会集团的相互关系、劳动分工以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性质所决定的,稳定的、有条理的关系网络。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及构成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秩序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网络和各部分的组合方式。社会结构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两层含义:一方面,从经济社会形态的视角看,中国正在经历社会主义社会的模式转换,即从原有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转换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另一方面,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视角看,中国社会则正在经历另一种意义的社会转型,这就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社会的转型。通常所谓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亦即社会现代化。1927(党治国家)(现代政治价值)(统一政权)(中心转移)1840191219491979187019561992(洋务运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传统社会)(现代社会)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结构人民阶级敌人(专政对象)人民公社社员城镇无业居民集体企业职工国营企业职工党政军、国企干部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叛徒特务走资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考】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控制方式政治身份1、身份固定:经济身份——户籍2、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制造贱民3、纪律型价值观:国家集体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