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字的含义“1”万物的起始:《说文》有语“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有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2”——在中国人眼里,“2”是偶数,有“双”的寓意。中国人总是希望好事成双,所以“2”是个很受欢迎的吉祥数字。结婚要贴“喜喜”,取双喜临门的彩头,祝词“比翼双飞”,希望夫妻白首偕老。平时称赞人,也是“才貌双全”、“文武双全”、“智勇双全”。讨吉利时,带“两”带“双”的词就更多了:“两全其美”、“福慧双修”、“双喜临门”等等。“3”——在中国文化里,“三”表示多,凡事不过三,很多时候,三具有典型性,“三”表示多而且典型时,有词“入木三分”、“绕梁三日”等等,《战》有语“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小说中,更喜欢用“三天三夜”这个经典时间段。“三”与道家的渊源,体现在“三皇”、“道”的解释:三,天地人之道也。《老子》有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在中国,“4”也是一个典型数字,用途非常广泛,很有价值。“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制”:丧服有恩、理、节、权四制。“四大”:佛家以地、水、火、风为四大。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四行”:四种德行:仁、义、礼、智或孝、忠、信、悌,内容随文而异。“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5”——在中国文化和生活里,“5”是一个应用的很广的数字,很有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五行”:金、木、水、火、土。段玉裁注:“水火木金土,相克相生,阴阳交午也。”“五伦”:封建礼教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伦理关系。“五谷”:稻、黍、稷、麦、豆。“五音”: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羽。“五官”: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6”——“六”,“六六大顺”,由此可见,“六”在中国人眼里,是多么的受欢迎受重视。中国文化里,“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数字。“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成玄英疏:“六合,天地四方。”“六书”:古代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或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亲”:古指父、母、兄、弟、妻、子。“六律”:(C)、(#C)、(D)、(#D)、(E)、(F)、(#F)、(D)、(#G)、(A)、(#A)、(B)、合称十二律。区分开来,奇数(阳)称六律,偶数(阴)称六吕,合称律吕。“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7”——“七”,在中国历史文化和生活中,用的非常广泛,是个很有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数字。《汉书律历志》有语“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说文》有语“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七一”: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七宝”:佛经上指金、银、琉璃、砗磲、玛璃、珍珠、玫瑰。“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