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作用.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作用.doc

上传人:kisuamd347 2019/6/15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作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同伴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关键词〕同伴关系;儿童;攻击行为;心情;抗拒偏离一、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六个婴儿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3岁时一起住在孤儿院。这六个儿童像亲兄弟姐妹一样相互依恋、相互帮助、一起成长。多年以后,有心理学家对成年后的他们进行研究,看看他们是否因为幼年丧失父母而产生心理问题。结果却发现他们长大后没有一个身心有缺陷或有过失,都成为了正常有为的成年人。这个事例充分说明了同伴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丧失父母的痛苦,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促进促使他们正常成长。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除了父母和教师,儿童接触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同伴了,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同伴间的互动,常常强化或惩罚了某种行为,从而影响了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同伴还为个体提供了行为的榜样和一种社会模式。为了探讨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二、实验介绍(一)实验一:同伴反应在强化儿童攻击行为中的作用 。 (Patterson&Littman,1967)等人为了研究同伴的反应在强化幼儿攻击行为方面所起的作用,专门训练一组学生观察幼儿园儿童互相攻击的情况。实验对象是18个男孩和18个女孩,共观察33次,。该实验详细记录了受攻击者的反应态度对攻击者攻击行为的影响。 ,当一个儿童猛冲过去抢另一个儿童的玩具时,若受攻击者作出哭、退缩或沉默的反应,那么攻击者以后还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的儿童,即消极的反应会强化儿童的攻击行为。相反,如果一个儿童在受到攻击时立即给予反击,或者教师立即制止攻击者的行为,批评攻击者并把东西归还原主,那么其攻击行为就要收敛一点,或者行为发生改变,或者另觅攻击对象。不但攻击行为可以因为受攻击儿童的行为反馈而有所变化,而且受攻击儿童也会由此学习攻击行为。由于他的反击阻止了别人对他的进攻,这就会强化受害者的攻击行为。可见,同伴间行为的影响是交互作用的。(二)实验二:同伴活动对儿童心情的影响实验 。 (Foot&Chapman,1977)进行了一项实验,要求成对儿童一起看幽默卡通片。其中一种实验条件是两个儿童本身就是朋友,另一种实验条件是两个儿童不是朋友。由此观察不同条件下儿童的行为表现。 :前者大笑和微笑得更多,并且有更多的交谈和相互注视,也表现出了更多的社会反应,如分享彼此的情感等。(三)实验三:“抗拒偏离”实验 。 “抗拒偏离”项目来对同伴群体对儿童的影响做研究。抗拒偏离是指在诱惑存在时,个体是否能抵抗诱惑而不违反群体规则。在一种条件下,同伴群体都支持“禁止玩有吸引力的玩具”这一规则;在另一种条件下,同伴群体则反对“禁止玩有吸引力的玩具”这一规则。然后让一名儿童作为现场的诱惑因素,允许他玩那个有诱惑力的玩具,之后观察该儿童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