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9/6/15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内容摘要】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是目前中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次引用精神损害赔偿这个概念,《侵权责任法》第22条在法律中第一次明文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又一法律武器。本文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功能切入,之后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人进行详细的界定,最后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时应加以考虑的因素进行详细地分析,力求在对他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这个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关键词】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一、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和功能 ,是指法律、行政法规或司法解释规定可以以金钱赔偿作为救济方式的狭义的精神损害,包括受害人精神痛苦、肉体疼痛或其他严重的精神反常情况。精神损害赔偿是以金钱赔偿方式救济受害人精神损害的一种侵权民事责任方式。①《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据此,所谓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导致严重精神痛苦,受害人因此可以就其精神痛苦要求金钱上的赔偿,以对受害人予以抚慰并制裁不法行为人。精神损害赔偿是由于精神损害无法通过恢复原状等救济方式使受害人恢复到原有的精神状态,因此,法律只能要求以金钱赔偿方式对这种精神损害做出抚慰,间接弥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害。 ,是指精神损害赔偿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所发挥的作用。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补偿或救济功能,二是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功能。(1)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满足和抚慰受害人受损精神利益的功能。精神损害往往涉及到超出民事主体正常的忍受能力,而“金钱给付可使被害人满足,被害人知悉从加害人取去金钱,其内心怨愤将获平衡,其报复之感情可因此而得到慰藉。对现代人而言,纵其已受基督教文明之洗礼,报复之感情尚未完全消逝”②。另外,对精神受到损害的人给予金钱赔偿或补偿的法律救济,受害人可以使用所获得的金钱进行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改变对自己造成痛苦的生活环境,外出旅游或娱乐等,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精神上的痛苦的目的。(2)精神损害具有惩罚性功能。法律要求加害人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本质上不是对受害人实际经济损害的填补,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加害人的惩罚力度,因而对加害人来说具有惩罚性。精神损害赔偿,无论是对加害人本人来说,还是对其他社会成员来说,都有警戒和教育的作用。二、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人 、身份关系、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物品等受到侵害的受害人,通常只有受害人能够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加害人或其他赔偿义务人提出赔偿请求。赔偿法理论确认,精神损害赔偿(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继承或转让。但是,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予以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法院起诉的除外。③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已经转化为比较现实的经济利益,可以与受害人的主体资格分离开来。 ,近亲属是一个由司法解释确认的概念,也是一个外延宽泛的概念:配偶、父母、子女为近亲属,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属于近亲属的范畴。④在侵权死亡案件中,受害死者的近亲属之所以应当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