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铁路作家国庆60年征文.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铁路作家国庆60年征文.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4/1/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铁路作家国庆60年征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铁路作家国庆60年征文
那年冬天的雪,下的似乎比往年都大一些。大朵大朵的,象鹅毛一样漫天飞舞,我想,如果用“燕山雪花大如席”来做比喻的话,再也恰当不过。
傍晚的时候,等我从学校一步一步挨到家里,棉鞋早就冻成冰疙瘩了。那可是二十多里的山路,下午四点半开始,从学校往回走。搁在往常,一个小时足矣。可那天足足走了三个小时才回到家。没办法,因为雪深,所以
腿短。所以要耗费些青春和力气。
等我回到家里,一双破袜子紧紧贴着内鞋梆子,和脚趾紧紧粘在一起,怎么脱也脱不下来。母亲说:别急,别急,先跺一阵子脚……一边说着,一边烧着了火盆子。大约过了二十来分钟,雪才渐渐融化掉,开始是一点点,继而是一滴滴地往火盆子里落。直到我看见微弱的火盆子里“哧溜——哧溜——”的淬火的声音,这才将鞋脱下来!脚趾头通红,冰凉,麻木而酥痒。晚上,母亲端上来瘤疙瘩混红薯饭,我足足吃了三碗。母亲说,“白面早就给你准备好了,三十斤,已经装在了面袋子里,只是明天不好往学校里带,大雪封山,也断路啊……”母亲一边划着火柴,一面点着了煤油灯,我知道,上了些岁数的母亲是想和我多唠嗑几句,可我实在是太困了,稀里糊涂地不知道回应着母亲几句什么,就一头倒在炕上睡着了。
三十斤白面,是我在学校一个月的口粮。
在往年,学生住宿的口粮都是从粮站直接往学校转,可是眼下,国有粮食系统改革,学校不再和粮站发生关系,所有的住宿学生一律从家里往学校带粮食面粉吃。
在太行山区,我家紧紧挨着雪花山,旱地多,水地少的更是可怜。二亩薄田,单靠母亲一个人养种,大哥是后妈,在西藏当兵,父亲教书,又是民办教师,收入可想而知。
我知道三十斤白面意味着什么。
记得家里有一次雇人盖新房子,现在看来,不过是三眼石灰坯膏脱成的窑洞而已。从打地基开始,父亲就挨门挨户地求人撺掇找帮手,那年月不时兴给人家工钱,反是遇上谁家修房盖屋,村里的青壮年都主动上门帮忙。但是,我家的帮手却很难找。原因是父亲只顾教书,遇到别人家修房盖屋,他都没有时间上阵,遇到自己家里动工,人家都不很情愿来帮忙。可是怎么来偿还人家的情份呢?好在逢年过节,或者遇到谁家婚丧嫁娶,父亲都主动帮助人家写对联,可多愧了父亲的一手好毛笔字。“毛笔字换人情,值得!”
母亲到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一个人支应三四十号人的饭,不仅一日三餐都是白面,而且还把饭做的香喷喷的,这不,三眼窑不到三年的时间,基本上就大功告成了。可是,我家的粮食带子却日渐空瘦了,年年赶不上,年年借粮吃。好在母亲安慰我说:“等你哥复员了,三间窑洞准能够给他娶媳妇了,只是亏待了俺的小儿,吃不上白面啊……”
母亲的唠叨使我辛酸的几乎落泪。为了节约粮食,母亲拾了好多的旱地种南瓜,一到秋天,成堆的南瓜堆在院子里,象一个小小的山丘似的。瓜菜半年粮的日子里,母亲总是把白面留着,舍不得吃,只有遇到节气,她才将白面和玉茭面混合在一起蒸干粮吃。母亲有一手绝活儿:她能够把白面和玉茭面搀和在一起,作成
“银裹金”。外面一看好似馒头,其实白皮内部三分之二是玉茭面。尽管这样,我想着我同父异母的哥哥有一天要当新郎官,而我们家就要集体搬住新房子,想着想着,就不觉得委屈了。看我吃的香甜,母亲就笑着擦南瓜片儿去了,她要把一些南瓜擦成片子先晒干,然后再存放起来,好留在冬天做菜团子吃,做家乡人****惯的咸饭吃。
可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