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采用振孔高喷技在卵砾石地层中构造防渗体.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采用振孔高喷技在卵砾石地层中构造防渗体.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9/6/16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采用振孔高喷技在卵砾石地层中构造防渗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采用振孔高喷技术在卵砾石地层中构造防渗体-结构理论高压喷射灌浆构造防渗体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适用范围也逐渐扩大,从起初的砂层、粉土等细粒土逐步向砂砾石、砾卵石等大颗粒层发展。但在大颗粒地层中应用尚存在许多问题,如造孔困难、孔垂直度不易保证、墙体连续性及完整性不好、各类材料消耗量过大等,均限制了高喷技术在此类地层中的推广。针对以上问,通过大量研究试验工作,对现有高喷机具进行了改进,研制出振孔高喷工艺,并在水电站围堰基础防渗工程中得到应用。一、振孔高喷技术介绍1、主要设备振孔高喷工艺施工使用的主要设备为改装的液庄步履式振动桩架,其中包括行走部分、振动部分、特制φ110mm高喷振管等,另外还有常规高喷设备,如高压水泵、泥浆泵、空压机、搅拌机等。2、施工工艺振孔高喷工艺关键是利用高频振动将带有高喷头的振管送至地层预定深度,用振动造孔代替了普通回转或冲击造孔,大大提高了造孔效率,造孔速度4~5m/min,并且振管即高喷管,造孔与插管同时进行,简化了工序,施工程序见图1。由于是自动行走,且桩架较高(18m),对场地要求其相对高差小于10om,坡度小于5°,并且要压实。二、工程实例1、地层特点某水电站围堰地层为砂卵砾石,卵石含量达60%左右,粒径多为50~100mm,个别为150~400mm,局部有孤石(勘察已发现有500rnm,1400mm直径大的),砂含量10~20%,局部有架空层,砾卵石成分为花岗岩等坚硬岩石,全层厚5~9m,下部基岩为强一全风化花岗岩。2、施工工艺按设计要求选用三管高喷,墙体要求厚度大于20cm。根据地层及机具的特点,选用了小孔距大提速的方法,以提高墙体质量,,提速为20~30cm/min。(1)下振造孔地粘土浆,始终保持孔口返浆或浆面不下沉,使周围地层尽量吃饱。由于桩管有滑道限制,且控制下振速度,孔垂直度可得到保证;定向是利用桩架底座的摆动,一次到位,一次提升结束,所以定向准确,喷射方向不变,保证了墙体的良好搭接。下振至基岩后继续振动1~2min,根据振动情况(电流值)、已有资料及前孔孔深判断基岩面情况。(2)喷射提升达基岩后,如返浆正常,则换用1:~1(水泥与水配比)的水泥浆,匀速提升,施工参数如附表。经过一段时间的施工后,开挖了部分前期孔,对墙体厚度、搭接情况进行了检查,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但鉴于提升时仍有部分孔段漏量偏大,致使喷射时间延长,水泥耗量增加;考虑到可能是由于下振时喷射压力不够所致,为了进一步降低水泥消耗,决定变一次喷射提升为二次喷射提升,即在换水泥浆喷射前增加一次粘土浆正常压力喷射,并且将喷射水泥浆时的提升速度提高至30~50cm/min。经过开挖检查认为墙体厚度、连接情况、完整性等均满足设计要求。该措施大大减少了大漏量段,施工效率提高50%以上,水泥耗量降低30%,达到了150~200kg/m2,提前15d完成施工,显示了新工艺的巨大优势。附表振孔高喷施工技术参数水压(Mpa)水量(L/min)风压((Mpa)风量(m3/min)浆压(Mpa)浆量(L/min)提速(cm/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