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VAP的防控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VAP的防控措施.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6/16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VAP的防控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支持保护性护理对年龄大、体质差,特别是基础疾病严重并伴有合并症的患者重点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基础疾病严重的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而机械通气时营养不良程度更加严重。因此结合病情,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以改善营养及患者全身情况,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2、加强人工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而有效地湿化气道,对预防和控制VAP十分重要。%的盐水连续点滴,%盐水在呼吸道浓缩后接近生理渗透压,对气道无刺激。加温湿化时,调节水温32~35℃,有效吸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每次吸痰持续时间应<15s,同时做好气囊管理,每次气囊放气前,须充分吸尽气囊周围分泌物,保持适当的气囊内压(14mmHg),这时防止误吸与VAP的发生非常重要。还要加强气管切开处的换药。3、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医务人员的手是病原菌传播的途径之一,因此规范有效洗手是防止病原菌传播的最重要、最简便易行的有效措施之一,可使感染率下降35%。洗手应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其次MV患者进行气道吸引时,要保证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湿化液每24小时更换1次,并放置在床旁的无菌吸痰盘内。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翻身、叩背以及体位的引流,监护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痰液性状的改变,及时发现感染的迹象。4、加强口腔护理人工气道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因口咽分泌物不能下咽,存留在口腔内,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细菌可通过气管插管的外壁进入下呼吸道的远端。因此气管插管患者更应重视口腔护理。操作时要求2人协作,1人固定插管,另1人进行擦拭,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刺激患者出现吞咽、恶心、呕吐等症状,减少误吸的机会,对于气管插管12h以上者,每8小时做1次口腔护理。口腔清洗液应根据口腔pH值选择,pH值高,选用2%~3%硼酸液,pH值低,采用2%碳酸氢钠,pH值中性时,用1%~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必要时在口咽部使用非吸收性抗菌药膏涂擦,防止感染发生。5、加强留置胃管的护理,减少误吸鼻饲前,先对患者行翻身、拍背、吸痰,除绝对制动者外,抬高床头15°~30°,抽吸胃内容物,如胃内容物>150ml时应停止或推迟鼻饲,防止出现返流。有报道胃管的保留是发生VAP的高危因素。应尽早拔除胃管或应用螺旋胃管(可随胃肠蠕动进入空肠),如需长期喂食者应行空肠造瘘或胃造瘘。6、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阶段要做好管道护理,呼吸机外管路每24小时更换1次,在更换管路前须彻底排痰,且在排痰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必要时可用膨肺协助排痰,最大限度减少分泌物泄漏现象。同时要关注管道的消毒及处理,做好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与维护,对湿化器雾水罐内所装液体每24小时全部倾倒并更换,护理患者时注意使呼吸机管道的水平面保持一定的倾斜度,防止倒流,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从而降低呼吸机管道外源性感染的风险,对提高救治率起到促进作用。7、预防肺损伤加强肺部听诊,增加胸肺部护理的次数以及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插管的频率,合理应用抗生素,以降低肺损伤的发生率。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Nurfürde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