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农村社会学(第三版)第14章农村社会流动.pptx

格式:pptx   大小:2,743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社会学(第三版)第14章农村社会流动.pptx

上传人:autohww 2019/6/17 文件大小:2.6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社会学(第三版)第14章农村社会流动.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十四章农村社会流动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是在社会流动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而前者反过来又影响着后者。农村社会流动不仅促进了农村社会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研究农村社会流动对深入理解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社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流动概述——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与现状——农村社会流动中的几个问题第一节社会流动概述一、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变动。这种变动可以是从一个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级或社会阶层的转移,也可以是同一阶级或阶层内部在职业、活动空间上的变动。发生在农村的社会阶层或社会成员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改变或身份改变,均可以称为农村社会流动。它既可能是发生在农村的生活主体——农民身上的改变,又可能与农民无关,而只是流入农村的行动主体的改变。二、农村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与流动机制从现实情况看,中国农村社会流动大致受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如户籍制度);在中观层面,则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在微观层面,则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如党员身份)。前两种因素属于先赋因素,后一种属于自致因素即个人努力的结果。在农村社会流动实际过程中,各种非正式制度因素,包括政治资本、社会网络或关系资本等,对于社会流动也具有重要影响。而促成这些非制度性因素的,既有先赋因素的作用,也有后致性因素以及制度—政策性因素的作用。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带有明显的转型特点。三、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与经验(一)发达国家的农村社会流动的特点1、英国的农村社会流动2、美国农村的社会流动3、法国农村的社会流动4、德国农村的社会流动(二)发达国家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发达国家农村社会流动的经验和教训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有以下三点:第一,加快加强城镇建设,适应城镇化进程。第二,正确引导农民工进城,控制和管理不合理的农民流动,避免过度流动对城镇造成过大的压力。第三,加强对城镇中农村流动人口的教育和管理。(三)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韦伯对资本主义经济扩展下农村的前途有着深刻的思考:(1)传统农村和现代资本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趋势。二者各自秉持不同的经济逻辑:传统农村的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块土地上养活最大数目的人口,而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关心的是如何能在这块土地上以最少的劳力向市场提供最大数目的农产品。(2)韦伯将传统农村的前景置于整个“西方文明现代性”的总体把握之中。这种现代性的基础是理性化的伦理、经济经营、官僚行政和法理支配。(3)村庄共同体是基于血缘、宗族或者历史上形成的邻里关系这种“传统因素”维系在一起的,在伦理、经济取向、支配方式和团体秩序诸方面,农村的“传统性”都与以理性化为特点的“现代性”格格不入。(4)随着理性化的社会形态所具有的强烈扩张动力和竞争优势的充分展现,农村社会的基础——以满足共同体需求为主要目的、以内部成员为劳动主体的家庭农业经营,将会被高度面向市场、以谋求持续不断的利润为目的、雇佣自由劳动力的农业企业所取代。随着家庭农业经营的衰落,村庄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共同体也将逐渐瓦解和消亡。第二节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