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2,041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9/6/17 文件大小:1.9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静力学引言静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物体的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包括物体系)受哪些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并应用这些条件解决静力学实际问题.§1-1静力学模型概述力:物体间相互的作用,这种作用将使物体产生两种效应:力系::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如地面)、几个基本概念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平面汇交(共点)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汇交(共点))运动效应: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2)变形效应: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2、力学模型的建立原则:略去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即不变形的物体(变形很小应时可忽略)。力的可传性: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滑移而不影响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线。1)、物体(研究对象)的理想化分布力:力作用于接触面。受约束体:其运动受到其它物体预加的直接制约。2)、受力的理想化:集中力:力作用于点。3)、接触与连接方式的理想化:自由体:物体运动没有受到其它物体预加的直接制约。(如飞行 中的飞机、火箭、人造卫星。)约束:对其它物体的运动起制约作用的物体。(如地面是车辆的约束,桥墩是桥梁的约束等)2、力学模型的建立对任何实际问题进行力学分析、计算时,都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任何力学计算实际都是针对力学模型进行的。例如对桥梁进行力学计算,实际上是指对这桥梁的力学模型进行了计算。显然,将实际问题化为力学模型是进行力学计算所必须的重要而关键的一环,这一环进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将实际问题化为力学模型的过程称为力学建模。2、力学模型的建立例如:忽略变形刚体三维问题平面问题几何形状圆形作用在圆心重力和力的简化A,B处约束力的简化点接触光滑接触力学模型2、力学模型的建立原则:略去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3、物体受力分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大致可分为两类:约束力(约束反力):约束施加于被约束物体上的力称为约束反力,简称约束力。(亦称为被动力)主动力:约束力以外的力均称为主动力或载荷,如重力、风力、水压力等。§1-2静力学公理公理是经长期实践与反复验证的真理。通向公理,无逻辑之路,全靠人的直觉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