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段落;简要概述故事内容。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文中人物对“给予”一词的诠释。 3、触发学生的真情,让“给予”内化为己有。【教学重点、难点】从男孩的言行,从保罗的“两次”误解中,让学生领悟“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过程】一、导入,引出话题 1、说说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 索取是快乐的2、“索取”的反义词是什么? 板书: 给予 3、索取是快乐的,但我们今天的课题却与之大大相反。板书: 给予是快乐的齐读课题; 4、过渡: 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他的真义是不简单的,课文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不信你读读课文。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保罗是一下子就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吗? 板书: ……开始……后来……⑴学生准备。⑵交流。 3、让我们再来读一次课文,感受那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体会那一个个场景里人物的内心。三、赏读,体会真情 1、读着课文,有一句话让我想到了很多: 出示: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⑴他们三人指的是──板书: 保罗、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⑵交流“难忘“: ──小男孩的弟弟为什么难忘? ──小男孩为什么难忘? ──保罗为什么难忘? 2、保罗难忘的只是这个结果吗?我说,不是!我想,让他永远记忆犹新的更会是那晚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了两次错误的想法,是小男孩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他要懂得“给予”。──次错了⑴保罗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有次的错误的想法?这错误的想法是什么呢? ⑵但是小男孩的回答却让他十分惊讶! 指导读好小男孩的话。⑶他明白“给予是快乐的”了吗? 体会“不由自主”。过渡:他真正懂得“给予是快乐的”了吗?并没有!因为他又想错了。──第二次错了⑴保罗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让他有第二次的错误的想法?这错误的想法又是什么呢? ⑵不过,这回他又错了。小男孩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来告诉他的呢? 重点指导读好小男孩的话。⑶这回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