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南京医药新闻报道.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京医药新闻报道.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6/1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京医药新闻报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京医药新闻报道篇一:南京医药“陶昀时代”展望南京医药“陶昀时代”展望从“李家淼时代”、“周耀平时代”,再到目前的“陶昀时代”,南京医药营收规模已从上市之初的5亿元增至目前的180亿元,16年间增加了35倍。对于南京医药这样一家以医药流通为主的药企而言,年均25%的增速并不多见。单纯从营收方面来看,坐拥南京医药和金陵药业两家上市平台的南京医药产业集团足可与上药、广药等医药集团相抗衡。然而多年以来,作为南药产业集团最重要的上市平台,南京医药却始终增收不增利,与前述医药集团在盈利方面的差距越拉越大,这在南京医药前董事长周耀平任职期间似乎表现得更为明显,以至于直到周耀平今年3月份辞职后仍然背负着很大的争议。在周耀平时代,南京医药完成了两件事,一是销售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国内医药流通百强名单中,南京医药当之无愧地列于第一梯队,这被称为“突围术”。二是南京医药完成了一系列医药资产的剥离,包括转让南京同仁堂等,这被业内称为“瘦身术”。然而在国药等几个大型的医药集团迅速瓜分医药版图之后,南京医药的突围变得越来越难,不仅要面临九州通等民营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还要遭受上药这样兼具制造和流通优势企业的冲击。医药流通天然的低毛利和医药集团激烈的竞争环境令南京医药的净利润始终难以突破,因此南京医药的系列突围术大打折扣。所谓的瘦身术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南京医药寻求利润突围的战略,其实包括药企在内的众多上市公司也经常变卖资产。但南京医药的尴尬在于,该公司频繁地转让资产却并未转换成实实在在的业绩,这恐怕是后续质疑的最主要导火索。从履历上来看,周耀平2004年从南京医药老董事长李家淼手中接棒,时年4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然而在50岁时,周耀平选择离开,并且最终淡出南京医药和公众视野。不过客观评述,南京医药从与上药抗衡直至大幅落后并非周耀平一手造成,或者说在南京医药近十年的市场争夺战中,单凭周耀平一人之力恐难以扭转医药流通的式微局面。在一个兼具医药制造和医药流通的药企中,两种业务模式可以互相反哺医药流通可以抢占市场扩大营收规模,而医药制造则可精耕品牌提升整体毛利,但后者则是南京医药的短板。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周耀平或许只是一个年代的符号,在这个年代,国内巨头药企纷纷兼并、扩张进而造成纯医药流通企业生存维艰。当然,周耀平的离职显然不是南京医药的终结,当下摆在南京医药的问题是,陶昀如何以商超资深从业人士的身份重塑南京医药的辉煌。陶昀并非老南药人,此前他一直任职于南京中央商场、南京友谊华联集团等商超企业。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南京医药仍然有很多周耀平时代的印记,而陶昀上任伊始,尚未有关于重塑南京医药的整体布局,无疑留下了诸多悬念。不过,陶昀的从业经历极有可能成为南京医药的有益补充,南京医药立足于医药流通,本质上与商业连锁相同,加之陶昀可以跳出医药行业的局限,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审视南京医药的产业布局,南京医药的崛起还是值得期待。事实上,南京医药的困局也是目前国内医药流通企业的整体现象,即便是像九州通这样运作灵活的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也在寻求毛利率的突破。从这个角度而言,陶昀执掌南京医药实际上也承担了提振行业的重任,毕竟纵观整个医药行业,从来不缺少品牌,只是缺少能够多维度整合资源参与国际角逐的医药人。篇二:南京医药公司2012年度“十佳责任人物”评选揭晓南京医药公司2012年度“十佳责任人物”评选揭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