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听课几点体会
听课后的几点体会
10月16日(星期五),作为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的评委,连续听了6节课,教学内容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p28—30的“优化计算机”,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从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来看,6位老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确立明确、具体、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设计合理的学习实践任务,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合理的学习资源。通过整节课的教学,初步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展示了青年教师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
但是,纵观6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展现出老师们不同的教学气质和特点。小计6节课的亮点如下,以为借鉴,不到之处,敬请批评。
缪洁老师通过学生抢答的方式,既复习了上节课教学的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过渡到新课讲授环节。其中学生参与
“看配置、猜价格”的积极性很高,对抢答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名称和功能也很感兴趣。整个教学环节清楚、流畅,一气呵成,体现了缪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屠琍老师以王老伯买计算机、用计算机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操作系统有什么用啊?我该装什么操作系统呢?怎么安装摄像头和qq软件呢?如何删除一些不需要的应用软件呢?等等。体现了屠老师极为独到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整节课的最大亮点。p3播放器的安装,让学生认识了安装驱动程序和安装应用软件的过程。同时,高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计算机技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都能不紧不慢,化险为夷。同时,6位老师中,只有高老师提示学生思考“怎样设置系统由cd-rom启动”的,体现了他对教材的独特理解。
王静老师从“计算机管理维护社团”引入课题,很有新意。但是,后来又从科技节比赛项目引入“奇奕画笔”的安装,整个环节用时较多,似乎不值得。若直接从“计算机管理维护社团”引入课题,已够精彩。王老师的教学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王老师事先已将“奇奕画笔”应用程序发到学生机上,但学生却搜不到(事实上,“奇奕画笔”应用程序的文件名为prsetup-,用“奇奕画笔”作为关键字当然搜不到。估计王老师事先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此时她却用信息的真伪性作以解释,实乃机智。
潘小花老师开门见山,直接交待学习任务,引入课题,中规中矩。整个教学环节,潘老师设计了5个紧密联系的实践学习环节,学习任务清晰、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
“任务驱动”教学法。值得称道的是潘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以表格的方式总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
谢芸芸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兴趣点,通过让学生体验摄像头的安装,并在课堂上拍了一张照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大头贴制作软件的安装和卸载过程,让学生掌握了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在制作大头贴的过程中,学生用刚拍的照片素材亲手制作了大头贴,充分参与了教学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兴趣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