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6/18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焊割典型事故案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焊割典型事故案例在焊割作业生产巾所发生的触电、火灾、爆炸、高空坠落及其他事故等,其主要原因归纳为一句话——人的因素,即安全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因此,在工作中学而非用,往往带有侥幸心理去对待安全工作。如:违章作业、无证操作、不穿戴防护用品等等。也就是说,好多事故发生后经不起原因分析,只要操作者稍有安全意识,事故就能避免发生。今天,我们必须从沉痛的教训中醒悟过来。通过安全知识学****不断提高焊割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为了实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目标,应该从我做起。为了进一步达到安全教育的效果,现将事故实例提供给学员参考。一、触电事故实例1: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焊工不得擅自进行。实例2: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1)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2)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3)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1)船舱内焊接时,要设通风装置,使空气对流。(2)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实例3: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1)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2)焊机外壳未接地。(1)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2)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实例4: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电焊机机壳带电。(2)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3)焊机接地失灵。(1)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2)焊工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品。(3)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二、火灾事故实例5:焊工在容器内焊接,、高2m的繁殖锅内焊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天后死亡。(1)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2)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1)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2)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实例6:,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烫手,非常危险。(1)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2)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1)汽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2)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实例7: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消防员未到现场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引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机扑救不成,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的事故。(土)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2)动火部位下方有油污。(3)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1)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告后,要深入现场察看,确认安全才能下发动火证。(2)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3)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实例8:无证违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