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后羿射杀.doc

格式:doc   大小:29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后羿射杀.doc

上传人:小点 2019/6/18 文件大小:2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后羿射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海经》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神话后羿射日之地就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三嵕山(现名老爷山),其山名因由三峰所聚而得。老爷山因远古神话传说羿射九乌之地,山上至今供奉后羿,当地百姓称后羿为羿神。[2]屯留县至今仍有羿神街、羿神山、羿神庙、五阳(射日后坠落之地)等和大量与传说有关地名可供考证。诗人罗连双有诗专咏羿射九日的壮举:振臂弯弓敢射日,羿儿怀志坚如铁。地如有难地须怜,天若无情天可裂。华夏千秋养毅心,炎黄万代育豪魄。一方热土绿连空,但愿人间长此悦猰貐(yàyǔ) 又称为“窫窳”。传说猰貐曾是天神,是烛龙的儿子。窫窳原本老实善良,但后来被名为“危”(乃二十八宿之一,鸟头人身的形象,手持木杖)的神所杀死,天帝不忍心看烛龙伤心,就让他儿子复活了,可没想到,复活后,窫窳变成了一种性格凶残,喜食人类的怪物。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据说由于猰貐喜食人类,所以尧帝命令大羿将它杀死。九婴古代魔兽之一。水火之怪,能喷水吐火,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其说始见于汉。传说中的水火怪。亦用以喻邪恶凶残的人。《淮南子●本经训》中提到北方有一条大河,水深千丈,波浪汹涌,人称凶水。凶水中有一只九头怪物,名叫九婴,既能喷水,又能喷火。十日并出时,凶水也沸腾了,九婴嫌水中太热,就跳上岸来,见人就吃,吃的时候,必须有9样食品同时供它吃,因此成为大羿第3个斩杀目标。九婴生于天地初分之时,当时天地灵气厚若实质,不知产出多少强横的灵兽怪物。这只九命老妖于深山大泽之中,阴阳之元气氤氲交错,化生而出,乃是九头蛇身,自号九婴。每一头即为一命。因是天地直接产出,无魂无魄,身体强横异常,已为不死之身,又加有九命,只要有一命尚在,只需于天地间采集灵气就能恢复。九头怪九婴自恃有九个脑袋,九条命,丝毫不畏惧北伐的羿,它九口齐张,喷吐出一道道毒焰、一股股浊流,交织成一张凶险的水火网,企图将大羿困住。羿知道它有九条命,射中一个头后,非但不会死,而且会很快痊愈,故再使连环箭法,九支箭几乎同时插到九婴的九个头上,九婴的九条命一条也没留下。大风传说中一种凶恶的鸷鸟。尧时为害于民,被大羿射杀于青丘之泽。因其大,振翼则起风,故又说为风伯。其说始见于汉。修蛇古代中国的巨蛇,也叫做巴蛇,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由于修蛇也袭击人类,所以尧帝派遣大羿前往斩杀,大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修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在称为巴陵。注: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的蛇正是此蛇也。封豨据说封豨(封豕)性贪婪,居于水泽之中。《淮南子●本经训》:“禽封豨于桑林。”《春秋●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六●张晧传》:“翼赞日月,而专为‘封豕长蛇’,肆其贪叨。”春秋时,吴王阖闾伐楚,攻入楚都郢城,楚昭王遂奔隋国。楚大夫申包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