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红色记忆:南昌起义精神坐标.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红色记忆:南昌起义精神坐标.doc

上传人:jiqingyong11 2019/6/19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色记忆:南昌起义精神坐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红色记忆:南昌起义精神坐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红色记忆:南昌起义精神坐标坐落在英雄城繁华地段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当年名为江西大旅社。 84年前,随着一声震撼世界的枪声响起,这座银灰色的建筑从此载入党史军史。 5月10日,“红色足迹万里行”前方报道组来到这里,走近金戈铁马的历史烽烟,追寻人民军队的红色起点。 6万党员锐减至1万多人,在中国共产党生死抉择的危急关头——八一枪声震寰宇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巨石中伸出,紧扣汉阳造步枪的扳机。枪的上方,是一片象征中国革命新天地的蓝天白云……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的雕塑无声地诉说着当年那段历史。一幅九江“3·18”惨案照片,透射出大革命失败后的惨烈画面:1927年,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悍然背叛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代替了光明。1927年3月尚有近6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几个月后锐减至1万多人。“要不要革命?”“如何坚持革命?”中国共产党到了生死抉择的危急关头。血的教训,让刚刚度过6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痛定思痛,认识到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为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伫立在周恩来会见贺龙的巨幅油画前,耳边仿佛回响起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铿锵有力的声音——“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历史的车轮,挟带着变幻的风云,驶向一个伟大时刻—— 1927年8月1日2时,3发信号弹划破夜空,向驻扎在南昌城各处的起义军发出战斗号令。展览大厅里,声光电战斗示意同步投影沙盘,再现了当年壮烈的战斗情景:藩台衙门,南昌起义在此打响第一枪;天主教堂,南昌起义战斗在此打得最激烈;贡院,南昌起义在此打得最悲壮……经过4个小时激战,南昌城内的守军全部被肃清。当一轮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英雄的南昌城被映照得一片火红。一夜枪声,送来一个崭新的黎明。一夜枪声,开创一个崭新的纪元。两万多名起义官兵,只有858人留下姓名——八一军旗血染成陈列馆里,有这样一面名录墙,深深刻进了记者的记忆——墙上,镌刻着858个名字,当年两万多名起义官兵,只有858人留下了姓名。新中国成立前,这858人中又有351人牺牲。在这些有名和无名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那么鲜活、那么年轻的生命。这858人中,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有6人、授予大将军衔的有3人,担任过省、部级党政领导职务的有19人,包括后来成为著名记者、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范长江……这858人中,有一位姓名为“陈守礼”的共产党员。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部主任肖燕燕介绍,两万多名参加南昌起义的勇士中,陈守礼是当年惟一留下姓名的烈士。遥想84年前那一夜,多少“领系红领带,膀扎白毛巾”的人,传递着“河山统一”的口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冲上了战斗的前沿。追寻,循着当年作战路线追寻。站在一座座旧址前驻足凝望,侧耳倾听,凝固的历史,不朽的精神,依然沸腾。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法剑明介绍,在随后的革命征程中,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许多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就牺牲了。为了把南昌起义参加者的名录整理出来,纪念馆的几代工作人员一直在努力征集史料,但征集工作难度很大。彭猗兰,当年参加南昌起义的31名女兵之一。去年,老人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