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莱芜各乡镇来历.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莱芜各乡镇来历.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6/1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莱芜各乡镇来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莱芜各乡镇来历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自金朝开始,即为莱芜县治所在。莱芜县城关厢之地。民国初年属一区。1941年春,莱芜划为三县,属莱东县,境内为矿山区。1945年1O月恢复莱芜县建制,称矿山区。1951年3月称一区,后又称矿山区。1958年3月划分城关镇、孝义乡、王善乡,同年1O月合并改称矿山人民公社。1982年称城关镇。1984年3月改称莱城办事处。1985年11月撤处并乡,设城区办事处。1993年1月莱芜升格为地级市,设莱城区城市街道办事处。2000年底,原城、市街道办事处与北孝义乡合并为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并于2001年1月1日挂牌办公。随着莱芜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原北孝义乡的村庄与凤城街道办东部村庄相继分离出来,成立鹏泉街道办事处。凤城街道办事处地处莱芜腹地,自古就作为莱芜县治所在地,如今是莱芜市委、市政府和莱城区委、区政府两级领导机关驻地,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庄街道办事处  因政府驻地高庄村得名。高庄村得名时间:明成化年间。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西厢保。高庄。据《李氏谱》记载:明成化年间,李姓由李封邱迁此建村,因址在麻埠岭北坦高地上,故名高庄。1912年,国民政府将清之莱芜县42保划为10个区,高庄归三区(汶南区)所辖。1958年撤区并乡,高庄辖高庄、南冶两个乡,同年10月,高庄、南冶两乡分别建立人民公社;1959年2月,两公社合并,称高庄人民公社;;1984年3月,撤销高庄人民公社和所属管理区,设高庄办事处;1985年11月撤处并乡,划为高庄、南冶两个镇。2000年12月撤镇并处,高庄镇和南冶镇合并为高庄街道办事处。张家洼街道办事处  因政府驻地张家洼村得名。张家洼村得名时间:明初。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白店保、张家洼”、据《张氏谱》记载:明初张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白龙,复迁至此,已有人居住,始建村无考,因地势低洼,曾名洼子庄,后改称张家洼。1984年张家洼建镇属莱城办事处。1985年11月撤销办事处并对乡镇进行合并,张家洼镇与芹村、梁坡两个乡合并组建为张家洼镇。2001年1月改为张家洼街道办事处(副县级),成为张家洼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鹏泉街道办事处  所在政区:莱芜经济开发区。由以前的北孝义乡为主体合并而成。明清时期即有孝义保;民国初年,属当时的一区;1939后属矿山区;1951年3月又改为一区;1955年10月复归矿山区;1958年3月,设北孝义乡;1958年10月设北孝义人民公社;翌年2月改属矿山人民公社;1982年1月为城关镇所辖;1984年4月为莱城办事处所辖:1985年撤处并乡,设北孝义乡,乡政府驻地北孝义村;2001年10月,原北孝义乡并人凤城街道办事处;2002年10月22日莱芜经济开发区设立鹏泉街道办事处,2006年,凤城办事处东部诸多村庄、辛庄镇西部数村并入。杨庄镇  因镇政府驻地为杨庄村,故名。据杨氏墓碑记载,明洪武年间杨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以姓名村杨家庄。1949年后简称杨庄。1951年属第十五区,同年5月并入第十四区。1953年恢复第十五区。1955年复称杨庄区,1958年称杨庄乡,同年10月改称杨庄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杨庄办事处。1985年改称杨庄镇。方下镇  因镇政府驻地在方下村,故名。据方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方姓迁此,原名方庄子。后方姓建一厦屋。人称方厦,久成村名。后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