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诗里识瑞金.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里识瑞金.docx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6/19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里识瑞金.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肈诗里识瑞金(一)芇曾小云羂蒃一蒁对于很多外人来说,最先知晓瑞金,或许是通过两个文本:一是小学课本的文章《吃水不忘挖井人》,二是毛泽东的词作《菩萨蛮•大柏地》。这两篇经典名作,使瑞金从全国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突围而出,闻名天下。蚆与两篇经典同时凸显于历史版图的还有两个地名,沙洲坝和大柏地。大柏地,在瑞金,不仅仅是一个乡镇,更是一块高地,一块诗歌的高地。每一个到达此地的游客,都要吟哦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斯人,斯作,为“地以诗名”、“江山也要诗人助”添加了又一个生动的注脚。螂当然,为瑞金增添光彩的,不仅仅是毛泽东的七彩虹霓。在1933年之前1000余年历史长河中,还有许许多多名人贤士,包括大师级、领袖级人物,在瑞金这个以淘金得名并出名的赣南小邑,淘出了熠熠生辉的诗歌金子。芀二蕿在城南河背街的小巷子里,我徘徊复徘徊,试图寻找一个叫东明观的道观的遗迹,捡拾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宦辙。县志记载,东明观在城南前溪南岸,距离县治一里,在明朝正德庚午年遭遇火灾,嘉靖年间就已经圮废。那么,它大致的方位究竟在何处呢?据《瑞金县文物志》云,东明观旧址就在耶稣堂。我不敢肯定,不过,由道教场所变成基督教场所,即便有所出入也相差不远。北宋哲宗绍圣初年(1094),苏东坡被贬广东惠州,取道瑞金。在瑞金羁留数月期间,苏东坡游山玩水,吟诗题句。《瑞金东明观》即苏东坡寓于观中所作:“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楼台画不成。天籁远兼流水韵,云璈常听步虚声。青鸾白鹤蟠空下,翠草紫芝匝地生。咫尺仙都隔尘世,门前车马任纵横。”在苏东坡诗中,城南是一个幽静且清净的所在。直到今天,相比城北、城西、城东,城南的街巷并无多大变化。一纸调令,使苏东坡从纷纷扰扰的党争之中暂时脱身,来到赣南小邑瑞金,一座小小的道观接纳了一颗疲惫的心。自然,瑞金也获得了大文豪的回报。苏东坡的一支妙笔,描画了东明观的优美景致,为瑞金留下了一首好诗,让千年之后的我辈怀想之吟哦之。肆更为可贵的是,苏东坡为瑞金不仅做了这么一件好事。当时有一个读书人叫吕倚,维扬(今扬州)人,喜欢对联和书画,虽然很有才,但是到老才补录瑞金簿。簿是什么官呢?就是秘书。要是现在,秘书可是很吃香,但那时候的秘书却是个小官。这吕倚大概除了领死工资就没有其他门路,80多岁了还在读书写诗,且痴迷于收藏古诗字帖,家里却穷得吃不饱饭。苏东坡知道吕倚的窘境之后,特地赠给他一首诗,即《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苏东坡在描写了吕倚贫困境况之后,寄语瑞金的政府官员,要多多关照像吕倚这样的老诗人。苏东坡用实际行动树立了重视文化、爱惜人才、尊敬老人的典范,应该成为苏东坡留给瑞金的另一笔宝贵财富。蒃到了明朝,又一位领袖级人物莅临瑞金,他就是王阳明。正德年间,时任南赣都御史的王阳明领兵取道瑞金,驻军期间,在墙壁题下了一首《驻节瑞金作》:“积雨雩都道,朝来喜暂晴。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