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工业产业区域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基于SpatialPanelData模型黄书权,尹希果,刘忠群(重庆大学贸易及行政学院重庆400044E-mail:摘要:工业部门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部门,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中国1997-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产业区域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存在着明显的负向空间依赖性,除了传统影响因素之外,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显著影响工业的地区集聚。关键词:中国工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一、引言产业集聚一直以来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产业集聚是产业在市场的引导下,遵循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寻找最佳的区位,形成了区域集聚的现象,并能在集聚过程中形成和增强产业及区域的竞争力。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作为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产业空间集聚已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和韦伯就对产业集聚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此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波特提出了著名的地区竞争“钻石”模型,引起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第三次高潮的出现,使得产业集聚问题迅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一些地区如泉州、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的形成,给国内外经济学者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近年来,以王辑慈等(2001、金碚(2003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也对中国的产业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黄曼慧、黄燕(2003、朱英明(2003还对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及研究做了很好的综述与评论。已有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对中国产业集聚的方式、形成原因、特点、产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却都没有使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可信分析。关于中国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据作者所了解,目前只存在五篇相关文献,Batissa(2002,杨宝良(2003,Gao(2004,金煜等(2004和范剑勇(2005,其中前面四位作者都是使用了面板数据。Batissa发现,一个产业外部工业环境的多样性和产业内的竞争度有利于产业的增长,但产业专门化的影响为负。杨宝良通过分析发现,需求变量、投入变量、及初始固定资产变量对产业地理集聚的作用是显著正向的,初始集聚度和规模变量对地理集聚呈现显著负向的作用。Gao认为,由地方化经济、地方产业竞争度与产业多样性构成的技术外溢,地方竞争度促进地方产出的增长,而地方化经济、(DepartmentofEconomics,UniversityofToledo,(DepartmentofEconomics,herlands在Matlab编程方面所给予的指点和帮助,当然文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由作者自己负责。-1-促进作用;同时,动态外部性也非常弱。金煜等从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的角度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因素,结果发现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这三类经济力量对工业集聚均有显著的影响。而范剑勇则从地理维度的角度估计了中国现阶段非农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结果发现中国的集聚效应具有动态性,集聚效应显著低于欧美等国家,在省际间的差异巨大,而且中国非农产业的空间外部性估计值大大高于欧美。这些对中国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研究都基于一定的理论和独特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各自的观点,但比较这些多样化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已有研究较少涉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的实证分析。空间数据在其采样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空间不确定性,即存在空间误差(应龙根等,2005。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的空间差异明显。那么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工业产业的地理集聚是否存在着影响呢?如果影响存在,那就有可能导致传统模型的估计结果将是有偏或者是不一致的。在区域经济学中存在着空间依赖(SpatialDependence现象,即一个地区的经济变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变量存在一种依赖性的联系,地区间距离越近这种空间依赖作用越显著。王剑(2004认为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区域经济数据的估计会产生偏差,区域观察值的空间依赖性质违背了高斯—马尔可夫定理基础上的最小二乘法解释变量在重复抽样过程中固定不变的假设,区域经济研究强调空间距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而传统计量分析工具难以将地理因素纳入到解释变量之中,这会降低了模型的解释效力,所以有必要采用更为合适的计量手段来分析区域经济数据。Quanh(1996a,1996b指出面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