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背景与需求分析第二部分 技术解决方案第三部分 项目建设运营情况第四部分 营销过程第五部分收益分析枣庄的历史山东省最南端的一个城市,于1961年成为省辖市,456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94万。历史上依托煤炭、水泥、石膏为三大支柱产业。100年前,枣庄中兴煤矿与河北开滦煤矿、辽宁抚顺煤矿并称当时中国三大煤矿。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支股票,第一艘轮船,第一列火车,第一个港口都诞生于此。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东部地区唯一的“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全国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落实国家“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依托鲁南数据中心、互联网小镇等基础设施带动;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向大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转型;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积极促进“产业互联网”发展。项目概述—历史背景项目概述—政策背景国家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6〕50号)《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山东省政府政策:要求建设省市两级政务云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关于加快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7号),要求建立省市两级政务云平台,实现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山东省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鲁政办发〔2015〕6号),明确了信息资源共享制度,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3、云计算阶段各部门分别建设、运维自己的网络、系统,投资成本高、运维水平低,安全风险高,部门之间的集成、共享困难。2、集中管理阶段1、分散建设阶段开始构建一体化的数据及灾备中心,降低IT总体投资,提高运维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采用虚拟化、并行计算等技术建设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共享能力。电子政务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建设阶段即各单位根据信息建设需要各自建设机房、软硬件设备,这个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建设成本高、维护难度大、安全级别低;第二个阶段集中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由政府统一建设机房,对各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集中托管,可以有效降低机房投资、增加了安全性;第三个阶段是云计算阶段,这个阶段是采取虚拟化技术,利用云平台取代各自购买的硬件服务,公用同意的安全防护设备,这样做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信息资源共享能力,为政务大数据建设提供保障。6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7号)文件精神,为了提高全市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智慧政务建设,印发了《关于加快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枣政办发[2016]15号)。采取“服务商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建设枣庄市电子政务云平台,政府按照“不新建、不扩建、集中托管”的原则,利用3年时间将全市各级政务信息系统全部迁移到枣庄市政务云平台中,实现集约化发展,促进政务信息共享和开放。技术解决方案—,灵活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Openstack虚拟化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完全不依赖第三方厂家;,保证客户数据安全;通过严格的审计设备确保所有操作可追溯可还原。枣庄市政务云为完全国产、自主研发、符合国家三级等保要求的“专享私有云”。技术解决方案—政务云架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