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潺澹粜
中苏结盟与民族主义的碰撞
杨奎松
边倒”之后,要这时已经开始被卷
引言入麦卡锡主义漩涡之中的美国当局
寄希望于毛泽东,肯定是一个不切
新政权与美国交恶,虽然背后存实际的想法。
在着苏联的巨大作用,但并不意味其实,就在年新中国建国后
着毛泽东的新中国一定会成为苏联不久,由于毛泽东访苏,中共与苏
的手足。共产党,固然都是以信奉共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就已经开始显
共同的意识形态和主张国际主义为露出来了。不少敏感的美国人都或
其特征的,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多或少地注意到了其中的蛛丝马迹。
党人,本质上却又几乎都是民族主包括一些当时在北京的美国传教士,
义者。或者说,他们在国内政治问就曾公开表示过类似的看法。如燕
题上,更多地会显示出共产主义者京大学音乐系主任兼总务处代主任
的特质;而在国家关系问题上,却的范天祥,就告诉中国学生说, 毛
会较多地表现出民族主义者的性格。泽东在莫斯科呆了那么长的时间,
这一点,在苏联的历史上已经充分双方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问题。但
地表现出来了, 毛泽东所领导的中是,基于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几
共也早就给了世人以很强的印象。乎所有人都没有能够意识到中苏之
十分熟悉毛泽东,也深为毛泽东所间磨合过程中的这种迹象可能具有
欣赏的美者斯诺,这时就在美极大的政治意义。而仅仅几年之后,
国公开发表文章提醒美国人:毛泽我们就能够从毛泽东的各种谈话当
东决不会成为苏联人的傀儡。但是, 中发现他对这次访问及其结果,曾
当毛泽东公开发表了《论人民民主经多么不满和沮丧。
专政》一文,明确声明向苏联“一造成外人几乎无法窥测到中苏分
簿讲述
歧内容的一个实质性原因,是美苏
冷战条件下中苏两党两国战略利益
的相互需要性。毛泽东早就对苏联
及共产国际不满,苏联领导人早就
认定毛泽东及中共不是真正意义上
的共产主义者,这在年也并不
是什么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但是,
与这些历史上的摩擦或分歧相比,
更让外界把中苏视为一体的,则是
中共领导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亲苏
言论。除了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
专政》以外,刘少奇的《论国际主
义与民族主义》,以及年以来中《人民日报》关于毛泽东访苏的报道
共中央和联合政府所发布的一系列一切真心救国救亡的力量。因此,
涉及国际关系问题的声明与宣言, 年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共中央
都极左地掩盖了中苏之间存在的不很清楚,新政权能否巩固的关键,
和。同样的情况,斯大林也常常想也就在于,第一,对内,它能否尽
方设法来缓和与修复与毛泽东的关可能地满足贫苦民众翻身做主人的
系,包括向毛泽东做出在他看来是强烈愿望;第二,对外,它能否切
十分重大的让步。正是双方这种共实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第一
同的努力,最终使毛泽东年底个问题对于革命的共产党人来说,
年初的这次访苏,形式上达到自然不是问题。然而,第二个问题
了共赢。而双方之所以会努力让步, 却不是中共单方面所能决定的。
原因也都在于他们当时面临着一个对于新政府而言,要实现真正意
共同的敌人——美国。义上的民族独立,严格说来并不是
什么难事。中国过去之所以始终处
毛泽东访苏的愿望与担心于一种半独立的地位,根本上是因
为中
中共领导中等条
是靠运用阶级斗争的理念,发动和约,与一切国家重建外交关系,这
组织广大的贫苦民众;一是靠高举原本就是新中国对外政策的一项基
民族独立和民族平等的大旗,联合本方针,因此,废除和取消一切可
潺澹寒粜
能对中国完成独立构成妨碍的外交明显带有试探意味地讲述了“一个
条约和外国特权,理论上并不是一女资产阶级社会活动家”提出的问
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新政府也正是题, “即革命政府在中国掌权后,
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它的外交关系的。苏联再在旅顺保有军事基地就没有
但是,横梗在新中国彻底迈向民族意义了,而收回旅顺,对于中国来
独立台阶的一个最大障碍,不是别说则是一件大事。”与此同时,他也
的,正是它与苏联的关系。这是因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希望看到外蒙古
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最重要的一个重归中等条约,就是年月国民党斯大林的态度很清楚。他在给毛泽
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东的电报中写道:由于中国共产党
条约》。由于这个条约,中国被迫放人即将掌握政权,苏联决定一旦对
弃了对外蒙古的主权,承认了它的日和约缔结,美国军队从日本撤走,
独立;被迫同意租让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