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香港对外贸易状况.doc

格式:doc   大小:113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香港对外贸易状况.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6/21 文件大小:1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香港对外贸易状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香港对外贸易状况贸易规模香港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亦同时受到内地的影响。 和亚洲其他国家比较,本地资金在香港的作用相对地较外来资金小,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香港的外资银行无论在数目或实力上都压倒性超越华资银行,而英资在电讯、航空及其他公共事业方面均有垄断地位,这和香港的殖民地历史不无关系。香港的工业是以“三头向外”的形式建立起来的。天然资源的贫乏、人力及租金成本之高涨和本土市场之细小并不足以支持工业完全依靠本土,于是香港被迫发展为极度依赖外地进口加工工业的地区。2005、2009、2010年香港总体商品贸易总额及比较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局。     从上图可以看出,香港在2005年到2010年的五年间,总体的商品交易是逐步上升的,无论是进口、出口还是转口商品,都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是,商品的贸易逆差额也在逐年增加,差额占进口百分比也同样在不断上升。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香港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 香港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同时,%。2011年首五个月录得有形贸易逆差1,593亿元,%。2011年首五个月与2010年同期比较,输往大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均录得显着升幅,尤其是泰国(%)、印度(%)、台湾(%)、德国(%)、韩国(%)和内地(%)。同时,输往一些主要目的地的整体出口货值则录得跌幅,尤其是英国(%)。 香港政府表示,商品出口明显回升,主要受亚洲区内贸易复苏所带动。欧美市场虽然略有相对改善,但复苏速度仍然颇为缓慢。 环球经济持续复苏,尽管速度缓慢且步伐不一致,仍应在短期内继续有利环球以至香港的外贸表现。然而,发达国家能否持续增长仍存在不明朗因素,并继续对外贸环境构成风险。除了日本事故对供应链的干扰或会在未来数月继续影响贸易往来之外,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美国复苏进程不稳、亚洲区收紧政策,以及中东和北非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也是一些应该考虑的因素。贸易流向香港作为自由贸易港,亦是亚洲最大保税区港口,配合法制、人材及运输网络等优良配套设施,一直稳守亚太区物流枢纽的地位。近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环球物流业开始进入各地互通的大循环供应链业务模式。面对来自内地及亚洲同行业的竞争,向来灵活变通的港商凭着国际视野及商贸人脉,走出货物代理的角色,转而透过先进的电子化管理,辅以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国际商贸经验,加之高效率和诚信的工作方式,提供全面的物流供应链甚至贸易配对服务,开创环球物流服务新商机。会通华联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吴仲连举例:“不少国际品牌透过合并以降低成本并维持竞争力,而随着其业务扩大,对物流网络覆盖性的要求亦相应提高,同时也趋向要求更为细致的分拆运送。香港物流公司为应付愈趋复杂的货运管理,不断提升科技层面,除了现他还指出:“香港拥有庞大的航空网络,是空运的主要集汇地,在亚太区处于领先地位;加上邻近内地,更是成为连接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主要港口,相较于新加坡,香港享有北运内地高的优势。而且,香港云集全球人才,吸引不少国际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