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X区间下穿建(构)筑物重大风险安全质量管控方案(模板)XXX项目部(施工单位名称)201X年X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重大风险情况 1三、工程进展情况 3四、前期出现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3(一)前期出现的问题 3(二)前期经验教训 3五、主要责任人及职责 4(一)主要责任人 4(二)参建各方职责 5六、项目管理控制措施 10(一)组织机构 10(二)重大风险调查评价 10(三)安全培训及交底 10(四)技术交底 11(五)班前交底培训 11(六)施工过程控制 13(七)监理管控措施 13(八)监测管理 16(九)关键工序控制及验收 17(十)监督、巡查、抽查、旁站 30(十一)应急管理 32(十二)设备保障 32(十三)现场施工各专业之间协调 33(十四)奖罚措施 34七、公司保障措施 36XX区间下穿建(构)筑物重大风险安全质量管控方案一、工程概况1、设计概况:主要包括下穿该建(构)物、管线处开挖形式、支护形式、注浆形式等,若存在变更情况,将变更情况予以注明。(工程概况中的内容不必转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仅列出便于进行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的主要情况、关键要素、重点项目即可。)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主要注明下穿该建(构)筑物、管线处地质、水文情况等。3、下穿的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主要注明该下穿建(构)筑物、管线始建年份、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后续的改建及目前的状态等情况。4、工程位置及周边环境情况:主要注明区间隧道下穿哪些重大风险源,下穿的建(构)物、管线与区间隧道的相对位置管线,周边的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等。(可附图注明下穿的建(构)物与区间隧道的相对位置关系。)二、重大风险情况序号风险源位置、范围风险基本状况描述设计处置措施重点环节风险等级1建(构)筑物名称里程1、该段区间隧道下穿该建筑物,该建筑物为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础底部距隧道洞顶距离为10m左右。2、—14m,隧道拱部岩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强风化下压带,围岩级别为IV级1、开挖前拱部进行超前深孔注浆,加固隧道轮廓外2m范围内岩体,形成止水壳。2、拱部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辅以格栅钢架控制围岩稳定。3、全长设超前探孔,预判前方地质及地下水出露情况。1、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流失,严格控制超前深孔注浆效果,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2、重视超前探孔,预判前方地质,超前探孔若出水量较大,必要时进行帷幕注浆止水。3、严格控制爆破振速,建筑物基础质点爆破振速控制在1cm/s。4、左右线掌子面间距不得小于15m。5、隧道掌子面距离建筑物20m之前进行建筑物沉降监测。Ⅱb级……..建(构)筑物名称里程1、该段隧道左右线下穿XXX箱涵,该涵为浆砌片石结构,—,涵底地质主要为素填土层。2、该段隧道埋深11m,,隧道拱部为填土层—强风化上压带,隧道洞身及底部为强风化中亚带,围岩级别右线为IV,左线为VI级。1、拱部双排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辅以格栅钢架控制围岩稳定。2、超前探孔,探测前方地质及出水情况,若出水量较大,帷幕注浆后再进行开挖。1、重视超前探孔,预判前方围岩,若出水量较大,进行帷幕注浆。2、严格控制超前注浆及帷幕注浆效果,选择有经验的队伍施工。3、左右线掌子面间距不得小于15m。Ⅱa级(此表作为参考,可根据此区间重大风险情况具体描述。)三、工程进展情况下穿重大风险进度情况序号建(构)筑物名称位置范围通过形式是否通过正在通过情况备注1234567……..(主要注明在启动重大风险管控时,此区间下穿的建(构)筑物等重大风险是否通过情况)四、前期出现的问题及经验教训(一)前期出现的问题1、………………………………………………………………。2、………………………………………………………………。…、……………………………………………………………。(主要包括在启动重大风险管控前,各施工工序(爆破、开挖、支护、注浆、监测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二)前期经验教训1、……………………………………………………………。2、……………………………………………………………。…、…………………………………………………………。(主要包括在启动重大风险管控前,各施工工序(爆破、开挖、支护、注浆、监测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五、主要责任人及职责(一)主要责任人序号责任人职务电话建设单位1XXX工程X处处长1XXXXXXXXXX2XXX安全质量处处长1XXXXXXXXXX3XXX技术处处长1XXXXXXXXXX4XXX业主代表1XXXXXXXXXX设计单位3XXX设计总负责1XXXXXXXXXX4XXX工点设计1XXXXXXXXXX勘察单位5XXX勘察总负责1XXXXXXXXXX6XXX标段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