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监狱警察上班制度篇一:监狱基层警察工作现状英德监狱基层警察工作现状 20XX年9月份,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同志在全国司法行政基层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抓住基层,努力建设好基层,也就是抓住了工作的根本。”监狱基层一线是监狱全部工作的落脚点,上面千条线万条线始终要落实在基层一线,监狱基础工作实不实,执法工作好不好,改造质量高不高发展动力足不足,都取决于基层一线警察能否忠诚和敬业于基层。因此,关注基层警察的困惑和需要,并及时予以引导和解决,使英德监狱基层警察能安心于基层小,立足于基层,奉献于基层,便成为当前英德监狱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英德监狱基层警察关注的九大问题: 以下是将基层警察认为制约基层发展的问题加以归纳和分析,并按关注程度依次列举。。当前英德监狱警察数量为押犯人数的11%左右。由于编制不足,使监狱警察长期处于缺编运作状态。同时,由于警力资源配置不科学,约20—25%的警力分布在机关科室。导致英德监狱基层押犯单位警察为押犯人数的8%以下。由于警力资源有限。为了完成任务,很多监区警察不得不放弃正常的休息,长年累月连续工作。国家规定的每天8小时,每周40个小时的工作制度,对他们来讲只是“纸上谈兵“。以分队警察为例,除两天休息,大概每周的工作时间约为60个小时,比国家规定的超过了50%。。英德监狱基层风险大,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基层警察的职业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人身安全威胁。监狱诸多工作,如狱内值班、带班、三餐现场管理,都对警察的人身安全潜伏着威胁,说监区警察不分昼夜把守着“火山口”,看管着“炸药库”,这话决不是危言耸听。去年广东监狱已经发生多起袭击警察个案,这就是例证。二是推广严格文明管理带来的难度。对英德监狱基层警察来讲,工作中必须防微杜渐,如履薄冰,时时处处谨小慎微,做到“零失误”,因为一次失误就可能意味着一次监管安全事故,意味着严肃的纪律处分,甚至意味着个人职业生涯的结束直到严重的刑事责任!因此许多监区警察都认为“远离罪犯,远离基层,便是远离风险”。。应该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组织、领导的赏识和对自己成绩的认可。然而由于基层警察的工作是教育转化人,而这种教育活动的效益潜藏和凝聚在教育对象的内心世界,它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因此基层警察的工作价值不容易被及时觉察和重视,导致成就感降低。同时,也有片面认为基层工作简单、枯燥,日复一日重复相同的工作,有时很难体验到成就感,满足于消极应付。此外,由于机制方面原因,基层警察很少能得到肯定,基层警察绝大多数是很难出类拔萃的。调查中发现,许多英德监狱基层警察都认为“基层难出成绩,机关容易成材”,因此,不少英德监狱基层警察都把进机关作为自己在基层奋斗的目标。。英德监狱基层警察在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下,随时都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因此,基层警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调查中,只有33%的基层警察认为当前的工作压力可以承受,大多数表示其工作压力过大,甚至有时候感觉到难堪重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表示怀疑,经常会有莫名的压力,忧虑,同时也感觉抵抗力下降,容易患咽喉炎、头痛和感冒等疾病。当前从总体上看,监狱基层警察的压力很大,心理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当前许多英德监狱基层警察反映工作较重,基层的岗位业务较繁杂琐碎,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程序没有明确的规范,英德监狱基层警察只能疲于应付,甚至理不清工作头绪。以分队警察每天工作为例:在管理上每天要带罪犯出收工,组织生产现场管理,处理罪犯的违纪;在劳动生产上要发放劳动工具,组织安排生产、检查产品质量、清查生产任务;在教育上,对罪犯进行个别教育、组织罪犯学习活动。有时轮到警力不足,还要加强三餐的现场管理、带罪犯接见看病等等。加之经常要开会学习,经常要接受检查评比,导致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使原本超负荷工作的监区警察颇有怨言。。虽然英德监狱基层工作环境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观,但仍然成为基层警察反映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跟机关整洁、舒适、优美办公环境相比,部分年轻警察表现出耿耿于怀,存在失衡心理。以生产车间为例:一是噪音偏大,使长时间置身其中的基层警察容易情绪紊乱;二是温度偏高,到了炎炎夏日,多数警察的衣背都是湿漉漉的;三是污染严重,一进入毛织服装生产车间便可感觉到毛尘和纤维满天弥漫,许多警察为了避免吸入大量的灰尘,不得不戴上口罩加以防御;四是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成为容易爆发传染病的地带,经常会被感染发生感冒。。调查中发现,当前当前考核机制难以有效调动警察的积极性,甚至部分英德监狱基层警察甚至对考核抱否定、怀疑态度,或表现出漠不关心。主要弊端:一是当前监狱警察考核制度较为笼统,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