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作坊食品安全建议.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作坊食品安全建议.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6/23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作坊食品安全建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坊食品安全建议Abstract:Inviewofstrictfoodsafetysituation,itanalyzescharacteristicmodesofsmallfoodworkshopsregulationindifferentareas,summarizesrelatedregulationexperience,,国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可谓深受其苦。有关资料证实,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有50%以上是由食品加工“小作坊”造成的。对于这些食品小作坊,监管难度不言而喻:一方面是生产者分散于城乡地区,流动性、隐蔽性很大,不易监管;另一方面,监管部门感觉监管成本过高。种种原因,导致食品小作坊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群体。[1]鉴于小作坊食品生产具有流动性、地域性、多样性等特点,又与各地民众生活****惯息息相关,同时其生产的食品多数没有统一的标准,产品质量和风味稳定性都不易控制和衡量,因此不适合用全国性的法律统一规制。然而,对于一方面是为了谋生,一方面又与大中型食品企业竞争市场的小作坊来说,政府如何监管才能既保障食品安全,又能维护小作坊与大企业竞争中的公平,不是单纯能靠开展几场专项整治工作能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么一个事关民生但又问题多发的小作坊,有关部门仍未找到一条合适的途径对其进行管理和规制。有鉴于此,在对不同地区整治小作坊的特色模式进行分析后,结合相关的监管经验做出总结,希望可以对小作坊的监管提供参考性意见。一、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现状及问题我国目前约有50万家食品生产企业,与西方国家以大食品企业为主的情形不同,我国成规模的企业仅15万家左右,大多数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它们遍布农村和城市,大多是以此为谋生手段,一家几口人共同经营一家小作坊,过着一种小富即安的生活。小作坊食品在不同地区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地地道道的各地小吃也极大丰满了民众的生活,给地方文化增添了色彩和活力。这些食品小作坊不仅可以赚取一家的基本生活费,而且解决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又给周围的群众带来了便利。食品小作坊的消费群体大多是中低档收入者,对他们而言,一周购买几次小作坊加工的食品不仅吃着方便,而且价格便宜。因为许多小作坊食品都需要纯手工制作,很难形成机械化或工业化规模大批量生产,所以很少有大中型企业生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同类食品,也就必然形成了食品小作坊的市常因此,食品小作坊在各地有着他们生存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小作坊从业人员的数量制约,生产条件的简单和从事的生产加工活动范围限制了它的发展。目前,小作坊主要存在三大“顽疾”:一是生产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生产环境普遍较差,卫生状况不佳。二是人员自律性差,质量诚信度低下。[2]三是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道德缺失。二、国内各地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之后,各地也探索并尝试了很多各具特色的小作坊监管模式。下面具体分析各地在小作坊监管中取得的初步成果:(一)山东小作坊发展走标准化、规范化、卫生化、专业品牌化道路为指导作坊主规范生产,济南市质量技监局制定了《豆制品小作坊基本质量安全卫生条件》,针对家庭小作坊的特点,对豆腐生产场所、必备生产设备、加工原料要求、添加剂使用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为了引导辖区内郑庄豆腐坊健康发展,历城区分局发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