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北京:老年餐桌改善老人吃饭难题.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老年餐桌改善老人吃饭难题.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6/2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老年餐桌改善老人吃饭难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连洼街道:农大南路社区便民餐厅向老人开放为解决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老人的吃饭难问题,近日,在农大南路社区居委会的积极协助下,马连洼托老中心便民服务餐厅正式向社区居民开放。便民餐厅位于七彩花园小区南门外50米。就餐场地为上下两层楼房,面积约600平方米,两层加起来可容纳200人同时用餐。一层为普通开放式,二层为有私密用餐空间需求顾客提供包间个性化用餐服务。目前就餐形式主要有套餐和自选两种,结账采用餐后现金和刷卡两种收费方式。营业时间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暂不提供早点。午餐为三荤三素四主食,晚餐少一荤菜,其余与中餐相同。为了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口味及身体营养需求,餐厅菜系一周内每天不重样,中餐与晚餐也有区别。随意翻开一天的菜谱,有肉丸汆冬瓜、小鸡炖蘑菇、肉末豆腐、烧茄子、清炒豆芽、素炒莲藕。主食有饼、馒头、包子、米饭,还提供免费汤。每份饭菜价格统一为素菜5元、荤菜8元、米饭两元,包子、馒头、饼一元一个。普通老人一顿饭费用10左右,饭量大的最多15元。经了解,来这是就餐的80%以上为退休老人,清淡可口、价格合理的饭菜让老人吃得满意的同时,也把节省的大量时间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原来每天一早就要去市场买菜,买回来后摘菜洗菜切菜炒菜,吃完饭下来半天时间就过去了,没有时间干别的。现在好了,有了便民餐厅后,到点就去吃,吃完了一拍屁股就走人,多余的时间想干啥就干啥,太自由了。”常在便民餐厅用餐的李大爷笑眯眯地说道。餐厅负责人介绍,根据顾客需求,今后还将陆续开展点餐、订餐及送餐服务,最大范围满足小区居民及老年人需求。万寿路街道:老年餐桌不仅吃饱更能吃好自今年7月份以来,每天中午,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翠微路21号社区饱香忆餐厅的餐厅一角,两大两小4张餐桌都坐满了用餐的老人,每人面前都摆着一荤两素、一碗米饭、一碗汤,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还兴高采烈地交谈着。“以前我一想到自己一人吃饭,连做都不想做,就是做了也没胃口,现在拿着养老服务券来老年饭桌吃饭又方便又热闹,吃着也香。”78岁的王阿姨高兴地说。据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刘卓信介绍:“在餐桌上老人们聊聊家常,说说笑笑,特别是空巢老人,不但有了用餐的地方,还多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场所,既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促进社会和谐。”2010年初市民政局推出老年人九养政策,其中一项是为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万寿路街道翠微路21号社区根据社区及周边老年人比较多的实际,而社区内饱香忆餐厅多年来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服务,具有一定经验,遂与饱香忆餐厅签订了老年餐桌服务协议,于2010年元月开始推出了“为老服务”的老年餐桌,老年朋友可以在餐厅就餐、购买、也可电话点菜享受热饭热菜送上门的服务,现已辐射到周边8个社区的数百位老年朋友。老年餐桌改善老人吃饭难题“社区共有居民500多户,1000多口人,基本上都是老年朋友,我们餐厅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老年朋友提供服务。年初,当居委会领导找到我说开设老年餐桌的事儿,我一听就同意了,当时双方就达成协议,在餐厅专门辟出一角,设为老年餐桌专用区。”饱香忆餐厅经理焦家杏快言快语地表示。饱香忆餐厅原是解放军总参北京第一干休所食堂,来这里就餐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年老多病上下楼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