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保障性住房调研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保障性住房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1294838662 2019/6/24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保障性住房调研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保障性住房调研报告保障性住房调查报告情意有,更要力度到——关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浅析未来五年,我国计划投资9000亿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同时,每年改造农村危房150万户以上。通过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十二五”末,使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以上。就2011年计划来讲,全国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比2010年增长70%以上,达历年之最。其中,含廉租房165万套,公共租赁房227万套,两限房和经适房193万套以及各类棚户区改造415万套,完成压力较大。自从今年3月份将保障型住房建设任务分配到各个地区后,到9月底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房已开工986万套,开工率达98%,除西藏等少数地区之外,各省已基本完成本年度开工任务,全国完成1000万保障房开工目标已成定局。但是,保障性住房从提出之日起便受到了诸多争议,加之实行过程中问题不断暴露,更有人一度呼吁取消保障性住房政策。本是惠民之策,何以遭受“嫌弃”,是富人参与其中的混水摸鱼还是穷人对公平的拷问鞭笞?是政府调控反而出现的***滋生还是市场自认“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如今,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已进入“加速跑”阶段,如果不对问题进行反省并力求根治之策,那这项本是惠及百姓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只能遭受更多的嫌弃,甚至加剧社会的不稳定,走上与它的实施初衷相反的路途。揭开保障性住房的面纱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在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根据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住房面积等不同,可将保障性住房氛围廉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商品房。从1995年国家实施“安居工程”以来,保障房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中。1998年,我国确立了新的住房体系: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但主要以商品房的供应为主,保障房的建设逐渐走向萎缩。直到“十一五”期间,我国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为主要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才初步形成。2010年底,全国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已达7%到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3平方米。“十二五”计划更是进一步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力争达到“十二五”末保障房覆盖率20%以上的目标。保障性住房在我国由衰落到兴盛,都是紧贴时代背景,尤其是近几年保障性住房的火热都和经济以及行政手段调整息息相关。无疑,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可以改善民生,稳定社会,促进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白热化,让房地产的泡沫经济日益严重,并且高房价、难买房也让民众怨声载道,而我国消费疲软、其他产业低迷等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让政府对此无法过度打压。这时,保障性住房这个沉寂多时的“挡箭牌”便可出来亮相了,既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拉动消费,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改善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又可以安抚民心,进行国家民生建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但是,由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时间短,缺乏经验,所以并未像西方一些国家一样形成体系,问题层出不穷,发展现状令人堪忧。问题也可以环环相扣虽然,近几年中央对于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支出不断加大,从2008年的276亿元到2011年的1030亿元,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数量也从2008年276万套增长到了2011年的1000万套,但是由于政府过度倚仗土地出让金,让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注入和土地供应等方面都出现了相应的难题。在分配方面,保障性住房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一方面是不符合条件的人不断“挤入”保障房,另一方面却出现保障房分配后闲置和转租转售等情况。这些现象的出现,也能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保障性住房方面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迫切性:一、建设前,土地供应紧张,资金投入不足,选址偏远,周边环境较差。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还是来源于“土地财政”,土地出让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地方财政赤字。拿2007年来说,,当年土地出让金收入12000亿元,占地方财政赤字的比例竟高达81%。而保障型住房建设中用地大多采取划拨和协议的出让方式,收益较少甚至没有,在财政本就紧张的前提下,对于这种本就缺乏经济效益的投资政府自然缺乏动力;就算土地进行了及时供应,但缺少了资金收入,关于保障房的后期建设投资依旧会成为问题,而除了中央财政投入,现今并无太多其他资金支持。资金和土地的博弈让保障房建设在一开始就状况百出。而在保障房的选址上,部分地区也缺乏合理性。大部分的保障性住房往往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区,城市化水平偏低,周边连最基本的公共交通都没有,让上班一族也是煞费苦心,宁愿会城区租房。当然,这个也不得不说与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