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朝花夕拾——好句子,好素材,好思想第一天《受宠若惊》张小娴走在熟悉的路上,往往会忽略细微之处不可多得的美丽;而走在陌生的路上,却又会因为迷恋途中的景致而耽误行程。身边的人每天都在为自己默默付出,我们却往往视而不见;而刚认识的人只要对自己好那么一点点,我们就会受宠若惊!糖放得太多了就会感到苦,爱得太深了就会感觉到平淡!生活中的辩证法为生活保鲜——不要让当初的受宠若惊变成如今的理所当然。懂得感恩,珍惜身边人。发现身边的美好……第二天破窗理论社会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破窗理论”: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地,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乱扔,丝毫不觉羞愧。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人对环境的认知人如何遵守内心的道德守则人受习惯制约的盲从心理。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第三天莫言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莫言去德国访问,在柏林墙时,被一个老太太的伞尖刮伤了眼角,“那个老太太一直向我道歉,虽然语言不通,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愧疚。由此我想到当一个人伤害他人时,他内心的痛苦也许一点也不亚于被伤害者,我们应该宽容、谅解无意伤害他人的人。”换位思考:不要一味仇恨伤害你的人。无意中伤害你的人也会因为对你造成的伤害而内疚痛苦。可否原谅他人的无心之失?诚恳的道歉(态度)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谅解。……第四天他去一个汉堡姑娘家做客,那个姑娘的父亲曾是一名纳粹。莫言说:“一个现在看来慈祥、勤劳、善良的老人如何和纳粹的铁皮鼓联系在一起呢?这就告诉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在时代局势下,一个人,即便是高智商的人也未必不被蒙蔽、不随波逐流,所以我们对待历史,一不能遗忘,二要宽容、谅解。”在时代局势下,一个人,即便是高智商的人也未必不被蒙蔽、不随波逐流。评价历史人物要联系当时的时代、环境。德国纳粹日本法西斯对待历史,一不能遗忘,二要宽容、谅解。德国著名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京特·格拉斯将在9月出版发行的首部自传《在剥洋葱时》中首次坦白,17岁时曾参加纳粹德国党卫军。党卫军不属于纳粹德国国防军,而直属纳粹高层,由臭名昭著的“杀人魔王”希姆莱领导,负责保卫希特勒的安全,战后被纽伦堡国际法庭判为犯罪机构。他说,二战期间,他没有丝毫负罪感,但此后,这段经历成为他一生的耻辱。他为此反思了60年,也品尝着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苦果。他把自传名为《在剥洋葱时》,意为层层解剖自我,不断克服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