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媒介融合中不断发展再创辉煌刘振英广播有学吗?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人在想什么、做什么?广播学研讨如何推进广播在新媒体竞争格局下的生存与发展?2010年11月,中央电台广播学会联手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第二届中国广播学研讨会,近90名来自国内外新闻院校和媒体机构的代表与会,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发展战略”总议题及相关分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理论研究始于实践需求,更是为了推动实践。世界广播事业有超越百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广播事业也已经诞生70年。广播从诞生那一刻起,走的就是媒体融合的发展之路。人民广播最早隶属于新华社,是新华通讯社口播部。此后借助报纸发展壮大,进而成长为独立的媒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任新闻署署长的胡乔木同志就指出:“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60年来,广播人“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不断改革创新,探寻适合广播发展之路。在这过程中,广播不断地与唱片、电话、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及新媒体融合,充分借势发展自己。广播学的研究最早由广播人在实践中提出,并随着广播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丰富。首届中国广播学研讨会是2009年仲夏召开的,来自广播业界、学界的领导、专家、学者约30余人,围绕“建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广播学”这一主题,结合前人的实践与研究,对中国特色广播学的界定、内涵,广播学与新闻学传播学、广播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产生了良好反响。作为国家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和广播学的研究。按照“世界眼光、开放胸怀、内合外联、多元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央电台开展了以资源整合为特征,以制度、流程、体制、机制等组织体系创新为手段,以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翼并行发展为战略,以全面培育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与全国广播界同人一起,积极应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挑战,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在一系列重大报道中,开创了中国广播发展史甚至是中国新闻史上的许多个第一,大大提升了广播的传播力、影响力。特别是在南方雨雪冰冻,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报道中表现卓越,让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再次深刻地体会到“广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中国广播联盟的成立与壮大,应急广播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更是为广播再创辉煌构建了新的坚实平台。目前,数字技术正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这既给广播媒体带来了新挑战,也为广播媒体提供了更加多元的传播方式,开辟了新的传播空间。基于我国广播事业近年来的诸多探索和创新,第二届中国广播学研讨会从全球化视野和国情视角来重新审视广播的发展战略,全面研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体制改革、广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广播节目内容创新和品牌化建设、广播经营管理创新等论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建议。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呼唤人民广播要有更大发展。让我们业界和学界一起努力,探索中国广播发展的新路径,描绘中国广播的新辉煌!(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学会常务副会长)(本文编辑:刘逸帆)中国广播2011年第3期中国广播11-:02:41中国广播目录CONTENTSCHINABROADCASTS卷首语1在媒介融合中不断发展再创辉煌刘振英特别策划P4中外广播:媒介融合殊途同归——第二届中国广播学研讨会学术报告辑录主题策划:本刊编辑部栏目主持:刘逸帆范于忠广4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发展——第二届中7试论国家网络电台发展构想刘继迎10浅论媒体融合背景下对台广播发展策略卢文兴13三网融合时代基于智能数字化媒介终端的广播传播策略研究——以iPhone为例张寅凌昊莹16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的未来安德鲁·科雷赛尔19媒介融合背景下解析英国广播的新发展孟伟透视面对面28拓展环境报道的领域和深度伊圣涛31探析地方电台新闻广播的“类轮盘”模式郭伟玲33广播连线报道中新闻主播的多重角色要求谢先进肖惠业务研究37外事出访报道的广播实践与创新张华杰40广播连线报道如何让听众“看”新闻闫红伟刘萍42如何做好民生热线节目“点评”之“睛”孟祥红44把握机遇发挥优势占领市场P24——浅析三网融合后广播电台的定位鲍琨元王玮和强势的青岛广播刘浩三46浅析网络时代的广播新闻运作张建平陈文光中国广播2011年第3期中国广播11-:02:——从厦门音乐广播谈起洪岩话筒艺术55主持人的个性特色胡妙德58播音创作中对稿件整体性的把控探析凌江61论广播中情感谈话节目的方向陈珊珊新媒体观察63新媒体定义剖析邵庆海67自媒体时代广播的魅力何在张志军学习·实践69浅论广播节目主持人在抵制“三俗”中的责任与作用王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