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7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设计.doc

上传人:wz_198622 2019/6/24 文件大小:18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文工程地质勘察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设计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及勘查级别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矿区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见附图××矿区综合水文地质图(1:5万自编)。(1)松散岩类孔隙水呈条带状分布于山间河谷现代河床和部分谷坡的下缘。含水层为全新统冲积砂、砂卵石孔隙水,组成含水层的岩性为分选磨圆欠佳的砾、卵石夹泥砂,厚度为3~7m,与下伏花岗岩风化裂隙孔隙水构成统一含水岩组,水位埋深3m。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及河水补给和侧向迳流补给,以蒸发、侧向迳流和人工开采等方式排泄。(2)基岩裂隙水侵入岩类孔隙裂隙水广布全区,组成含水层的岩性为华力西晚期侵入体,花岗岩风化深度一般为14~25m,风化程度自上而下减弱。受东西、北西及北东向多组压扭性构造断裂带影响,构造裂隙发育,水量相对较大。侵入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浸入补给、侧向迳流及深部地下水的顶托补给。(3)矿床充水因素本矿山主要充水因素为大气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汛期水量较大。直接充水的含水层以裂隙含水层为主、次为孔隙含水层。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300m左右,矿体大部分位于标高-50m以下,即主要矿体在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径流区,补给面积较小,且处于局部分水岭交汇部,不利于地表水的汇集,矿区内主要表现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位于矿区临近的河流细林河、石头河主要起排泄作用,对矿体的开采不会造成大的影响。综上所述,初步预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二、水工环勘查工作依据与技术要求1、勘查工作布置依据《区域水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14158-93)《矿区水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发(2004)69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0万向阳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矿矿区2011年工作总结××矿区综合水文地质图(1:5万自编)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技术要求(1)水文地质测绘在全面收集矿区及相邻地区历年的水文、气象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基础上,采用同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做底图,测绘范围为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对控制全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观测路线,进行系统的综合性表观观测与描述,详细记录观测点及沿途所观察到得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现象。通过点线观测、综合分析,基本查明矿区及详查地段的地下水的分布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编制水文地质图。主要观测点的观测与描述内容如下:①泉点:泉的出露位置、标高、泉附近的地形地貌特征,泉的成因类型、物理性质、动态及利用情况,流量(流量测定用三角堰或矩形堰)等。②河流测流点:调查溪沟的名称或编号、发源地及汇入的河流名称,溪沟的宽度及深度、水位标高及坡降、流速与流量、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补给来源和渗漏情况。计算地下水径流模数,设置地表水体长观站。③地貌点:调查所处地貌部位和形态分布特征(海拔高程、水系平面分布特征,分水岭的高度及破坏情况,地形高差,切割程度及地表坡度等),并分析确定其成因类型。(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矿区施工的钻孔,均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内容包括:水位、冲洗液消耗量、水温、涌(漏)水及涌气、钻具陷落、流沙及塌孔等。①回次水位观测:回次水位观测是正在提钻后、下钻前分别测定一次孔内水位,时间间隔10min,钻孔钻进过程中每小班进尺小于10m必须测一次回次水位,进尺大于10m必须测两回次水位。节假日或非孔内事故有较长的停钻时间,应从停钻时起测定孔内水位,观测时间为每小时一次,直至稳定,重新开钻前再测一次水位。②钻进过程中发现涌水时,应立即停钻,记录涌水孔深位置,测定涌水量,并接高套管(或装压力表)测定水头高度,并立即通知地质或水文地质人员,根据需要协助进行放水试验。继续钻井时,把回次水位观测改为涌水量观测。③钻井中如遇空洞、破碎带、坍塌、掉块、涌砂、钻具自动下落、返水颜色突变等异常现象时,应准确记录孔深位置。④钻孔终孔后观测稳定水位。终孔稳定水位观测一般每小时观测一次,直至稳定(最后4h无系统上升或下降,变化幅度不超过2cm。)若连续观测时间满72h,尚未稳定,可视为稳定。(3)钻孔岩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矿区施工的钻孔,均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工作内容:①钻孔岩心编录必须采用统一的编录表格,鉴定岩性,根据不同的岩性、富水性进行综合分层,并初步确定含水性,然后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描述。内容主要有: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