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百日咳诊断与治疗ppt讲义.pptx

格式:pptx   大小:272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百日咳诊断与治疗ppt讲义.pptx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19/6/24 文件大小:2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百日咳诊断与治疗ppt讲义.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百日咳诊断与治疗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五、临床表现六、并发症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八、诊断和鉴别诊断九、治疗与预后十、预防概述一百日咳(pertussis)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本病在不同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多发生于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小儿。虽然计划免疫接种早已推广,其发病率明显下降,但百日咳尚未能在全球得到控制,近年来有复燃趋势。传染病学(第9版)一、概述病原学二二、病原学(一)病原菌鲍特菌属(Bordetella)的百日咳鲍特菌(),又称百日咳杆菌。革兰染色阴性,两端着色较深的短杆菌,~,~。该菌为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二)致病因子外膜蛋白中的凝集抗原(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hemagglutinin,FHA)、百日咳杆菌黏附素(pertactin,PRN,分子量69kD)。其他毒性物质还包括百日咳外***(PT)、内***(ET)、不耐热***(HLT)、腺苷酸环化酶***(ACT)、气管细胞***(TCT)和皮肤坏死***(DNT)等。目前认为外膜蛋白中的凝集抗原、黏附素与外***等具有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作用。(三)抵抗力本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经30分钟或干燥3~5小时可死亡,对紫外线和一般消毒剂敏感。传染病学(第9版)流行病学三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内传染性最强。(二)传播途径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分泌物散布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通过吸入传染,所以家庭内传播较为多见,间接传染的可能性小。(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率较高,新生儿也可以发病。儿童经菌苗接种若超过12年,体内抗体水平下降,其发病率仍可达50%以上,近年来国外报告为数不少的***百日咳患者。(四)流行特征百日咳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但较多见于冬春季节。地理分布以温寒带多发。现一般散发,而在集体机构中可发生流行。传染病学(第9版)发病机制与病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