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历史认识客观性的价值论诠释.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认识客观性的价值论诠释.doc

上传人:2623466021 2019/6/2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认识客观性的价值论诠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历史认识客观性的价值论诠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摘要: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认识论的难点和焦点问阿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肯定历史认识可以达到对历史事实正确反映的客观性。非理性、价值因素参与认识过程使历史认识呈主体性。历史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局限性决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是相对的。关键词:历史哲学;历史事实;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历史认识的主体性;客观性的相对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管淑侠一、客观性:历史哲学的认识论难题世纪是史学实证化的时代,兰克是这种哲学的杰出代表。他主张历史学家必须保持一种不偏不倚的客观态度,历史学家的根本任务就是搜集原始资料并加以科学考证,弄清历史事实,并把过去发生的事情如实地用文字再现出来,让史料本身说话。傅斯年也主张,只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世纪实证史学影响式微,但也有竭力捍卫史学绝对客观性的力量。卡尔·.亨普尔在《普遍规律在历史学中的作用》一文中强调,那种认为历史科学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另一类自主科学的主张及把描述与概括割裂开的主张都是错误的。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都属于经验科学,都遵循一个解释模式即覆盖率。历史主义猛烈抨击实证史学排斥主体性和价值判断的流弊,但过分张扬主体性的历史主义大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它也遭遇来自内部的批判,经认识论考问以后一些实证主义史学堕入历史相对主义。卡尔·贝克尔明确否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不管听起来多么刺耳,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历史事实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克罗齐说:“历史永远应当严格地进行判断,永远力求主观,而不被思想所参与的冲突或所冒的危险所搅乱。”[]()在他看来,真正的历史认识是直觉的艺术,它不追求规律,也不制订概念,它不是科学,历史认识是把历史学家的思想灌注到历史材料中去的真实性认识。柯林武德认为历史过程是思想的内在方面决定、统领物质的外在方面,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威廉·文德尔班和亨利希·李凯尔特认为,自然科学关注普遍规律,处理事实世界;历史科学关注个别事件,处理价值世界。事实和价值都不是实在的、客观的世界。文德尔班说:“一个事件只有当它凭借他的个别意义而直接地或间接地与价值发生关系的时候,才成为历史事件。”[]()因此作为对价值的认识的历史科学也没什么客观性可言。对于历史认识客观性这一棘手问题,一些哲学家采取回避、超越或折中的态度。海登·怀特回避认识的客观性问题,认为它是过时的问题,他从语言的形式结构方面探讨历史思维的深层形式结构,认为历史思维、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本质上是一回事。加达默尔认为,历史认识根本上说是不能用客观与主观来度量的,它是超越主观与客观的。波普则认为,由于历史材料的不完整性以及按一定观点搜集材料,我们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只是一种可批判性、可交流性。正如沃尔什所估计的,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是批判的历史哲学“最重要的又是最棘手的”难题,也是整个历史哲学的焦点问题之一,它是关涉到历史认识能否具有科学的权威地位的重大理论问题。二、肯定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的深入探讨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功绩。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侧重本体论层面的论述,但对历史认识客观性也作过一些值得关注的探讨。结合当代史学理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