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欣赏《十面埋伏》——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欣赏《十面埋伏》——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hdv678 2019/6/25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欣赏《十面埋伏》——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欣赏《十面埋伏》——教学设计一、乐曲简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二、教学目标: 《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应体现的情绪特征; 《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三、教学难点: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一)熟悉乐曲(25分钟) 1.“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呢?”《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汗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此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这首乐曲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战争场面的激烈雄壮,及当时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激烈场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6.“下面我们结合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再次感受一下此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它所运用演奏技巧。” 《十面埋伏》,同时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及“垓下歌”(把项羽在面临失败时的那种焦虑及儿女情长表现出来)。(7分钟) “楚汉相争”: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到该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晓,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在乌江展开一场格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