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文档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docx

格式:docx   页数:4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docx

上传人:cdsqbyl 2015/11/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力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波可控整流







,分析。

—电感性负载时,续流二极管作用的观察。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主要由脉冲形成和放大,锯齿波形成,同步移相等环节组成,其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有关教材。


—33组件
—36组件
—03组件
—31A组件
(自备)
(自备)

-36面板上左上角的同步电压输入接MEL—002T的U、V端。
,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调节主控制屏输出电压Uuv=220v,用示波器观察各观察孔的电压波形,示波器的地线接于“7”端。
同时观察“1”、“2”孔的波形,了解锯齿波宽度和“1”点波形的关系。
观察“3”~“5”孔波形及输出电压UG1K1的波形,调整电位器RP1,使“3”的锯齿波刚出现
平顶,记下各波形的幅值与宽度,比较“3”孔电压U3与U5的对应关系。

将NMCL—31A的“G”输出电压调至0V,即将控制电压Uct调至零,用示波器观察U2电压(即“2”孔)及U5的波形,调节偏移电压Ub(即调RP),使a=180O。
调节NMCL—31A的给定电位器RP1,增加Uct,观察脉冲的移动情况,要求Uct=0时,a=180O,Uct=Umax时,a=30O,以满足移相范围a=30O~180O的要求。
,使a=60O,观察并记录U1~U5及输出脉冲电压UG1K1,UG2K2的波形,并标出其幅值与宽度。
用导线连接“K1”和“K3”端,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G1K1和UG3K3的波形,调节电位器RP3,使UG1K1和UG3K3间隔1800。

按图1-1接线,并短接平波电抗器L。调节电阻负载RD(可选择900Ω电阻并联,)至最大。
(a)NMCL-31A的给定电位器RP1逆时针调到底,使Uct=0。
三相调压器逆时针调到底,合上主电路电源,调节主控制屏输出Uuv=220V。
调节NMCL-31A的给定电位器RP1,使α=90°,测取此时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Ud=f(t),输出电流id=f(t)以及晶闸管端电压UVT=f(t)波形,并测定交流输入电压U2、整流输出电压Ud,验证

(b)采用类似方法,分别测取α=60°,α=30°时的Ud、id、Uvt波形。
—电感性负载,无续流二极管
串入平波电抗器,在不同阻抗角(改变Rd数值)情况下,观察并记录a=30O、60O、90O、120O 时的Ud、id及Uvt的波形。注意调节Rd时,需要监视负载电流,防止电流超过Rd允许的最大电流及晶闸管允许的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有续流二极管。
接入续流二极管,重复“6”的实验步骤。

=90°时的各点波形。
,α=90°时,Ud=f(t),Uvt=f(t),id=f(t)波形。
、电感性负载,当电阻较大和较小时,Ud=f(t)、UVT=f(t),id=f(t)的波形(α=90°)。
=f(a)曲线,并与进行比较。


?为什么?
?
?
实验二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电阻—电感性负载及反电势负载时的工作。
—36组件锯齿波触发电路的工作。


见图1-2。


—电感性负载(带续流二极管)。
—电感性负载(断开续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