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思考.pdf

格式:pdf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思考.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思考.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思考

(经济学院金融学杨怡珊)
(学号:2001023022)

摘要: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我国金融领域中的一项特殊的制度安排,自其成立后随我国经
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而屡经周折和制度变迁。然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信用社这一类机
构依然存在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困难:行政指令推动下的非自愿入社;民主管理有名无实,
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健全;所有者不到位,形成事实上内部人控制;历史包袱沉重,信贷资产质量
差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对策:建立名副其实的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实行利率市场化;免征营业税;开办创新代理业务的等。为下一步农村信用社
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思考
教师点评:该文针对我国特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
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合理,文句通畅。(点评教师:刘荣荣副教授)

一、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性质、特点与发展概况
1. 1 农村信用社性质与特点
按照一般的定义,信用合作社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
其经营目标是以简便的手续和较低的利率,向社员提供信贷服务,帮助经济力量薄弱的个人解决
资金困难。①信用合作组织的基本准则在于:入社和退社实行自愿原则;实行民主管理,社员具
有平等的权利;以服务社员为主要经营目标;非盈利性等。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合作社实行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即劳动群众为了克服个体经济的局限性或者
为了抵制大资本的盘剥,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上的困难,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较有利的地位,共同
出资,共同劳动组织起来的互助合作组织。在合作社里既有资本的联合,又有劳动的联合,出资
者与出劳动者融为一体。
第二,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劳动控制资本。合作社的社员地位不因出资多少而有所差别。
与资本控制劳动的企业有所不同,劳动者不是处于资本控制下的雇佣,而是控制资本的主人。
第三,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所以合作
社要广泛筹集资金,除了借贷资金与社会赞助资金和国家扶持资金以外,合作社主要资金来源是
社员入社股金。对社员入社股金,合作社一般采取固定股息的办法。合作社受益扣除成本和有关
税费以后,除支付社员股息和提取一定积累外,其余大部份按照社员的劳动贡献或者业务交易量
进行分配。②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1951-1959):1951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
会议,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到 1957 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 88368 个。这一时期的农
村信用社,资本金由农民入股,干部由社员选举,通过信贷活动为社员的生产生活服务,基本保
持了合作制的性质。
第二阶段(1959-1979):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农村信用社曾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
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农村信用社基本成为基层社队的金融工具。
第三阶段(1979-1996):1984 年,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
制的报告》,提出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