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作成:杨伟亮
日期:
一、为何要制定标准时间:
对于这些数据是否合理,就要把它和另外一个数据对比才能得出,是什么数据呢?
在制造工厂里,现场IE的范围就在:成本、效率。
那对于一条生产线或一台机台,订多高产能合理?一个工人人工成本¥2/小时,10个工人1小时生产100台产品,每台产品人工成本¥ 。
标准产能或者标准成本
标准时间(ST)
合理么?
二、标准时间的定义:
标准工时的官方定义如下:
ST(Standard Time):标准时间,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
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
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直接观测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码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通常选择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进行时间测量;秒表测量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多次测量,也可以选择连续测量;
三、测量标准时间的意义:
•为生产系统(尤其是生产计划)提供基础数据;
•进一步缩短CT,提升产能;
•测算一些企业内控数据,例如生产线平衡率,生产线效率率等;
•为你今后的工作打基础,很多改善方案都要建立在标准工时
的基础上,如果以前没有标准工时的积累,具体要对某块做
改善的时候,肯定还需要再测算。
•为计算成本及产品报价作准备;
四、标准时间的形成: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百分数)
=正常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评比*(1+宽放率)
例如,, 评比为110%,宽
放为 5%,则正常时间为 min,标准时间为 min
五、观察时间如何得到:
1、利用秒表法进行测量;
3、对相应工位进行5次测量,取平均值;
注意:如果5次观察值中个别值和其他值差别较大,应剔除!
单元时间>(1+30%)X OR <(1-25%)X X代表平均值
2、测量对象:相关工段的具体工位;
附录:观测次数
六、评比因素 1/2:
1、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即60分法、100分法及75分法。
六、评比因素 2/2:
2、西屋法:
七、宽放时间 1/4:
1、定义:
将操作时所需的停顿或休息,加入正常时间。这种进一步
进行修正的时间称为“宽放时间”。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