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印鉴自动鉴别的网络化设计及其配准研究.pdf

格式:pdf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印鉴自动鉴别的网络化设计及其配准研究.pdf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2011/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印鉴自动鉴别的网络化设计及其配准研究.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印鉴自动鉴别的网络化设计
及其配准研究
吴四华
(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应用物理学专业)

第一章绪论
印鉴作为实体(如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乃至整个国家)的一种具有法
律意义的标志和证据,在日本、中国、韩国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些国家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印鉴被手工的核对着,由于手工核对的局限性,如受个人经
验、情绪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印鉴核对效率很低。这一切表明手工核对印鉴的方法己不
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鉴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计算机印鉴自动鉴别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困难的课题,在实际场合中,由于加盖印鉴的条
件不同(印泥成分及多少、用力大小、下垫物的软硬等),会造成同一印章的不同印鉴之间的
较大差异,蓄意伪造的印章也可盖出足以以假乱真的印鉴。既要有准确区分假章印鉴的能力
和鉴别真伪的可靠性,又要具有容忍真章印鉴之间的较大差异的适应性,这是计算机印鉴自
动鉴别的方法所必须具有的特性,也是该项研究的难点之所在。此外,具体实现时,尚须解
决许多工程问题,如鉴别速度、设备成本等。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与科技研究院光电子系 95 级学生陈岳群的研究内容组合即是一个完
整的印鉴自动识别系统。
为了能从整体上顺利地进行印鉴的自动识别,有了作为主体的自动识别程序外(软件),
还需要一个运行程序的基础(硬件)。本文就两方面的内容作出部分研究。一是印鉴识别系统
的网络化设计,一是印鉴识别系统中样本图象与模板图象的配准算法研究。

第二章印鉴自动识别的网络化研究

在印鉴自动识别系统中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整个系统所在的环境。为了有效地运行印鉴自
动识别系统,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数据能畅通无阻地传输、万一出现问题能及时修复。
我们用网络来实现数据的传输、用 Windows NT 来实现数据的管理。
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网络有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所有的工具中它是最方便的、最
安全的,也是最普遍的。如何在印鉴自动识别系统中发挥网络的优点,实现方便、安全、快
捷地管理、使用该系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Windows NT 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操作
系统,有着强大的管理功能、超强的自动修复错误的能力。同时,采用网络这种“服务器/
工作站”的模式,能将所的模板图象集中在服务器中,为整个系统的方便姓和安全性提供了
进一步的保障,同时在定期复制光盘保存数据的情况下,整个数据库也易于维护。
本章将就网络在印鉴的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做一些相关的探讨。

第一节概述

为了方便、直接地管理本系统,我们要对其中一些细节做必要的说明。
因所有的印章都是个性化的,为了实现对印章的统一管理,在本系统中要求个性化的印
1
章中含有统一的信息格式。即要求所有的组织机构都要向印章管理部门申领一张用于印章管
理 IC 卡。此IC 卡记录了该组织机构所有的信息,如印章持有单位的名称、性质、法人代表、
注册时间、联系方法等等。为了保密,此 IC 卡只有采用专门解密操作才能读得其中储存的
信息。为了方便管理这个含有多信息的 IC 卡,同时要求给每一个印章对应一个唯一的 ID
号,通过管理这个 ID 号来管理印章。
整个印章电脑管理系统组成一个大型的电脑网络管理系统。由设立在公安局的局域网、
印鉴查询鉴别中心的局域网、各处的印鉴审批管理系统的局域网和印鉴厂家生产子系统的局
域网组成。各部分相互之间通过中心印鉴数据库(服务器)联结成一个印鉴管理网络。该系统
对印鉴审批、生产使用和鉴别查询整个流程进行一体化的有效管理。
下面将详细阐述整个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及组建。

第二节基本网络设计

印鉴要现实自动识别,就必须给电脑一个记忆即给它一个标准,让它“记忆”下来,
然后让它读入印鉴,最后让电脑判断读入的印鉴是真是假。
要组成此系统,必须有三大部分:一是服务器;二是客户机的模板输入端; 三是客
户机的样本检验端。整个系统大致如下图所示:














(一) 基本目标
上图中,模板输入站输入印鉴的模板;
服务器向工作站提供多种服务;
样本检验站完成对样本的鉴别和结果显示。
(二)系统工作过程
当某一单位在注册时,必须向公安局申请统一的印鉴,公安局批准方可***。印章刻
好后,接着向服务器添加模板。当用到此章时,验章单位在其工作站上启动印鉴自动识别
软件,在软件的提示和要求下完成对样本的扫描和确认,最后由此工作站给出判断结果。
(三) 各单位间的具体工作
(1)业务流程详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