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1.1 波函数的统计诠释.ppt

格式:ppt   大小:1,709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1 波函数的统计诠释.ppt

上传人:drp539603 2019/6/27 文件大小:1.6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1 波函数的统计诠释.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1章波函数与Schrö-Einstein的光量子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面对Bohr的原子的量子论取得的成功和碰到的困难,deBroglie(1923)提出了实物粒子(静质量的粒子,例如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duality),先对比一下用经典粒子(例如子弹)与经典波(例如声波)来做类似的双缝实验的结果。粒子的双缝干涉是最直观地展现波粒二象性的实验,;(a)图中,一挺机枪从远处向靶子进行点射,机枪与靶子之间有一堵子弹不能穿透的墙,,,经过缝的子弹与经过缝的子弹,各不相干地一粒一粒地达到靶上,所以靶上子弹密度的分布简单地等于两个密度和子弹经过缝的运动轨道,与缝存在与否,,靶上子弹的密度分布为;(b),声波经过一个具有双缝的隔音板,在它后面有一个“吸音板”,到达板上的声波将被吸收,,,,(例如点和点),在双缝齐开时,,来具体找出经典和量子的区别!,,双缝齐开时的声音则用描述,,如在图所示实验中,用分子束来代替声波,?,曾经经历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包括波动力学创始人Schrödinger,deBroglie等在内的一些人,对于物质粒子波动性的见解,都曾经深受经典概念的影响,他们曾经把电子波理解为电子的某种实际结构,即看成三维空间中连续分布的某种物质波包,因而呈现出干涉与衍射等现象,波包的大小即电子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