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pdf

格式:pdf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pdf

上传人:金金金 2015/11/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西师范大学文件

校发〔2012〕39 号


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创新
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学院、处(室、部、馆),各直附属单位:
为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培养一批品德优良、专业扎实、本领过硬的优秀创新
人才,学校研究制定了《江西师范大学“正大学子”创新人
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积极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1
江西师范大学
“正大学子”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实施“正大学子”创
新人才培育计划(以下简称“正大学子”计划),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
养机制,构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学校人才培养品牌特色。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生
为本、以德为先”的育人思想,按照“择优选拔,动态进出;系统培
养,个性服务;主动学****知行合一”的培养思路,探索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
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本科生创新团队”、“荣誉学士学位”
实验班和开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遴选并
个性化培养一批品德优良、专业扎实、本领过硬的优秀创新人才。
三、实施项目
(一)“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高峰计划
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战略,为社会
培养一批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杰出人才。其主要内容是选拔最优秀的
学生,通过配备优秀的师资,创设优质的课程,提供优良的学****条件,
营造浓厚的学****氛围,对其进行个性化培养,努力造就行业拔尖人才。
2
学校结合各学科专业建设实际和规划要求,依据经济社会对不同
类型人才的需求导向,首批遴选开设 2-3 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先
行试点,每班资助 15 万元建设经费(每年划拨 5 万元),在取得成功
经验后逐步推广。
1、确定培养目标与规格。着眼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行业领军人物”、“业界精英”,首先确定人才培养
目标与规格,再从知识、能力、人格三个维度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并
细化为知识、能力、人格培养大纲。
2、制订培养方案。实验班坚持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实行学
分制管理模式,由学院负责日常管理和教学实施。各学院要围绕培养
目标结合实际条件,凝炼培养特色,创新培养思路,积极探索人才培
养模式,专门制定实验班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完备人才培养标准实现网格:完成知识、能力、人格培养大纲各
要素与各课程、环节教学目的的对应关系,把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
人文素养要求具体落实到每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为此,一要依据培
养大纲要求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以往按学科体系或因人设课的定式,
设计获得相应知识、能力和人格所需开设的相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二
要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切实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长效
性和前沿性,从课程内容上满足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标准的要求。
三要大力开展教学范式的改革创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重教向
重学的转变,科学组织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
达到标准的要求。
控制学分及选修比例:毕业总学分控制在 140-180 之间,学生自
主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 30%。
3
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
育课程等模块。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出发,遵
循教育教学规律,打破常规,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科学安
排学时学分,适切选用教学参考书。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寻求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开拓协同培
养空间,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企事业单位较丰富的实****经历,提升学生
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组队开展项目攻关和参与学科竞赛。
坚持教育国际化: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管理模
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3、开展学生遴选。学院应成立专家组负责学生遴选工作,学生
应填写《江西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申请选拔表》(见附
件1)。具体遴选办法由实验班所在学院负责制定并报学校批准后实
施,有关要求如下。
选拔时间:每年 4 月,全校统一时间,统一进度。
选拔对象:面向一年级同招生类别的全校本科生。
选拔人数:依据专业特点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