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Q/BYDQ-—2007汽车零部件盐雾试验方法2007-07-30发布2007-08-15实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BYDQ-—2007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15设备⋯⋯⋯⋯⋯⋯⋯⋯⋯⋯⋯⋯⋯⋯⋯⋯⋯⋯⋯⋯⋯⋯⋯⋯⋯⋯⋯⋯⋯⋯⋯⋯⋯⋯⋯⋯⋯⋯⋯26盐雾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点方法⋯⋯⋯⋯⋯⋯⋯⋯⋯⋯⋯⋯⋯⋯⋯⋯⋯⋯⋯⋯⋯⋯⋯⋯⋯⋯⋯47试验条件⋯⋯⋯⋯⋯⋯⋯⋯⋯⋯⋯⋯⋯⋯⋯⋯⋯⋯⋯⋯⋯⋯⋯⋯⋯⋯⋯⋯⋯⋯⋯⋯⋯⋯⋯⋯⋯68汽车零部件外观检测方法⋯⋯⋯⋯⋯⋯⋯⋯⋯⋯⋯⋯⋯⋯⋯⋯⋯⋯⋯⋯⋯⋯⋯⋯⋯⋯⋯⋯⋯⋯99汽车零部件盐雾试验后外观腐蚀判定方法⋯⋯⋯⋯⋯⋯⋯⋯⋯⋯⋯⋯⋯⋯⋯⋯⋯⋯⋯⋯⋯⋯⋯19附录A(资料性附录)对基体金属呈阴极性覆盖层的圆点和彩色照片⋯⋯⋯⋯⋯⋯⋯⋯⋯⋯⋯⋯⋯23附录B(资料性附录)对基体金属呈阳极性覆盖层的圆点图⋯⋯⋯⋯⋯⋯⋯⋯⋯⋯⋯⋯⋯⋯⋯⋯⋯28IQ/BYDQ-—2007前言本标准的编制按照GB/-2000和GB/-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提出。本标准由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综合管理部归口。本标准起草部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及零部件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辉。本标准于2007年7月30日首次发布。IIQ/BYDQ-—2007汽车零部件盐雾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的中性盐雾试验(NSS)、铜加速盐雾试验(CASS)所使用的设备、溶剂、试验方法、外观评定标准、判定合格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车型汽车零部件的盐雾试验。本标准规定了评估试验箱环境腐蚀性的方法。本标准规定了盐雾试验设备的检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部分汽车零部件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腐蚀合格判定标准。本标准未规定试样尺寸、数量。本标准规定了中性盐雾试验适用于汽车用电工电子;各种金属及其合金、金属覆盖层、有机覆盖层、阳极氧化膜及转化膜;铜加速乙酸盐雾试验适用于铜+镍+铬或镍+铬装饰性镀层,也适用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总则GB/-199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盐雾试验设备GB/T6461-2002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NSS)~、温度(35±2)℃、溶液为氯化钠+蒸馏水。(CASS)~、温度(50±2)℃、溶液为氯化钠+蒸馏水+冰乙酸+氯化铜。:氯化钠溶液配制本试验所用试剂采用分析纯或化学纯的氯化钠,将其溶于导电率不超过20µS/cm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其浓度为(50±5)g/L。1Q/BYDQ-—:根据试验中收集的喷雾溶液PH值调整盐溶液到规定的PH值。(NSS试验)~,;PH值检测用酸度计,,检测若偏碱性可加入盐酸、偏酸性可加入氢氧化钠分别调节,直至符合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将溶液加热到超过35℃才送入仪器或由新的沸腾水配制溶液,以此降低溶液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可避免PH值的变化。(CASS试验)本试验所用试剂采用分析纯或化学纯的氯化钠,将其溶于导电率不超过20µS/cm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其浓度为(50±5)g/L、~,在此基础上加入适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