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脾系病证(精).ppt

格式:ppt   大小:7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脾系病证(精).ppt

上传人:命运转折硬币 2019/6/28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脾系病证(精).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脾系病证第七节积滞第七节积滞—[概述][概述]一、定义:又称食积,是指小儿内伤乳食(病因),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病机)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临床特征)。第七节积滞—[概述]二、发病情况:季节:四季皆可发生,夏秋发病率高。年龄:婴幼儿多见。预后:一般良好,少数日久迁延失治,可转化成疳证,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三、讨论范围:包括了西医学所称的消化不良。第七节积滞—[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病因: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乳食停滞不化。病机:乳食停聚中脘,积而不化,气滞不行。病位:脾胃第七节积滞—[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一、诊断要点:P1101、病史2、症状: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臭如败卵或便秘。3、检查:便常规二、鉴别诊断:与厌食相鉴别。第七节积滞—[辨证论治][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本病属实证,若素体脾气虚弱,可呈虚实夹杂证,积滞内停,又有寒化或热化的演变。根据病史、伴随症状及病程辨虚、实、寒、热。二、治疗原则:消食化积,理气行滞。*治疗应注意积与气的关系,消导理气配合应用;*小儿脾胃稚弱,攻下导滞宜中病即止,以平为期;健脾补虚不可甘厚壅中,妨碍脾运;积滞消除后,又宜调理脾胃以善后。第七节积滞—[辨证论治]三、证治分类:(一)乳食内积辨证:乳食不节+主症(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吐酸腐,大便酸臭)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方药:消乳丸或保和丸第七节积滞—[辨证论治](二)脾虚夹积辨证:素体脾虚、病后失调或过用寒凉药物史+食积与脾虚证候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方药:健脾丸。第七节积滞—其他[其它疗法][预防与调护][思考题]1、小儿食积临床特征是什么?2、小儿食积应如何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