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体现,以及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作了思考与探索。【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课程改革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与学的方式并不是自古已然、天经地义的东西,它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而确立的。学校现有的教学方式它是比较适应以纸张为载体的印刷时代,当纸张载体向网络载体发展时,网络成了人们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工具,仍沿用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与学方式,必将桎枯我们的教育事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有限的信息技术资源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在这里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运用信息技术,让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得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人的一种带着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知识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低年级数学课的导入,我针对小朋友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把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照片扫描到电脑里,并制做成课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动画城’里的哪些小主人?今天想和老师一道去动画城见见他们吗?”孩子们一听,特别高兴。我接着说:“不过,你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见到他们,有信心吗?”孩子们一听,兴奋得无法形容,整堂课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研究中,效果出奇的好,最后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