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牛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二、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牛物、水生牛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生物2、牛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3、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2、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3、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对照实验)的设计4、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咆着牛物,牛物在牛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牛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第四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r生物部分2、生态系统<组成I者者者产费解生消分物物菌植动细I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生存空间等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消费者和生产者Z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2、在食物链中以生产者(植物)作为起点,以没有被吃的动物为终点,不能有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在食物链中加上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就构成了生态系统。3、一个生态系统屮,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4、牛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牛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会逐渐减少,而有毒物质的流动则逐渐增多。5、在食物链中最低层是植物,数量最多,最高层是食肉动物,数量最少,有毒物质最多。食肉动物体内的能量来自食物链的最低层植物,食物链中所有动植物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3、设计实验方案常用的方法是设辻对照实验。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光学部分(三镜)第一节练习显微镜的使用物镜:放大物像冃镜:放大物像反光镜:反射光转换器:转换物镜1、显微镜调节部分丿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满螺旋丿粗准焦螺旋:人范围升降镜筒i细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支持部分:镜臂、镜柱、镜座、2、载物台和压片夹等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取镜安放一对光一放置玻片标本一观察一清洁收放注意问题:用低倍物镜对光,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换高倍物镜后,只调细准焦螺旋3、在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并且标本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方向相反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二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5、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凹而镜和大光圈。镜筒下降,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里看到得细胞数越少,细胞越大,视野缩小反之,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里看到得细胞数越多,细胞越小,视野扩大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涂片和装片三种,按照保存吋间又制成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种。2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放、展、盖、染、吸。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4、植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壁膜核质体体泡胞胞胞胞粒绿细细细细线叶液第三节动物细胞1、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2、 动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r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5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