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透析家庭经济对孩子教育的影响.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透析家庭经济对孩子教育的影响.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9/6/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透析家庭经济对孩子教育的影响.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丽丽(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然而,当市场经济为中国人民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教育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经济因素的重新调配。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对子女的受教育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优越的家长动用资金换取最好的教育资源配置,而经济窘迫的家庭除了不得不面对落后的学校教育而无法选择外,还可能造成孩子辍学,形成教育资源垄断的状态。[关键词]家庭经济;富裕家庭;教育最近几年,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政府,都用相当的财力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已取得可喜成效。虽然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机会普遍扩大,说明中等迈进,但是想要达到公民能够自由平等享受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重视教育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间社会与普通百姓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据调查,中国父母目前在子女教育费用方面支出已超过养老和住房,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在第一位。”[1]一、贫困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年来各国学者对经济弱势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都显示出,贫穷不仅意味着生活资源的匮乏,更可能产生社会隔离、两代贫穷等生存机会差异的问题。[2]其中非常直接的原因是经济压力导致子女教育的投入不足,贫穷不可避免地延及到下一代。目前,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存在。流失在社会上的孩子,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步入歧途。有调查统计,山东省少管所在押近千名未成年犯中,捕前系在校生的仅有235人,而辍学生却有616人。可见,少年违法犯罪与中小学辍学问题密切相关。[3]控制辍学已经不仅是教育界急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关系到治安稳定的社会课题。据近期调研资料显示,导致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生活资源和学习资源匮乏。有些家长甚至无力承担义务教育阶段所需的各项学杂费和书费,以致子女过早的丧失了学习的机会。从《农村家长对于基础教育学段学费的看法》的统计结果来看,农村家长对于子女接受教育的花费承受能力是比较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仅仅是对学费一项的承受能力,就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是勉强接受,而在农村勉强接受就意味着要向外人借一部分钱,使家庭背上债务的包袱,因此,子女较多的家庭必然出现辍学现象。(二)精力分散导致学习困难。负担较重家务劳动占用了孩子很多宝贵时间,导致学习困难而厌学、辍学。“农村小学生在家经常劳动的人数为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初中学生在家经常劳动的人数为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表明初中学生承担了较多的家庭劳动,这也是农村初中辍学率高的原因之一。”从《农村学生在家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表格中也能略见一斑。(三)急于致富的心态和盲目的金钱崇拜。这是时代赋予农民的较普遍的性格特点,其中有惶恐、兴奋的情绪,也流露出让人可怜、引人深思的愚昧。这种落后观念反映在教育方面,是读书无用论及“因富辍学”思想的盛行。随着农村的逐步富裕和减免学生杂费帮扶措施的实施,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现象正逐年减少,但家长不断向孩子们鼓吹狭隘的“赚钱为赢”的价值观,并且鼓励支持孩子辍学打工等行为,导致近几年基础教育中流失率的回升。二、富裕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一)“特长”投资的流行热。当家庭经济条件完全能够支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必要开支时,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各项潜能的开发。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承受能力